岳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岳阳市统计局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5.27万人,比上年减少8.3万人,其中国营农场转制减少职工4.5万人,企业买断工龄减少近3万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4.72万人、8.29万人和22.26万人。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其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5.2%上升到63.1%,剔除不可比因素影响,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失业人员1.18万人,其中再就业0.68万人,再就业率为5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34.14万人,比上年减少8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29.08万人,比上年减少19.7%;集体单位3.16万人,减少35.1%;其他单位1.9万人,增长54.2%。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9081元,增长23.9%,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27.1%。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1元,比上年增长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5967元,增长9.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8%。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为33.4,比上年降低4.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73元,比上年增长4.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4%。恩格尔系数为48.3,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完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达30.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达8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市区最低生活保障线为156元,县级以下为120-130元。截止2001年底,全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9万、8.04万人次。财政支出保障金总额27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倍。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2001年,我市在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考核中名列榜首,工业污染排放达标工作率先通过省政府验收,全市422家企业有421家实现排放达标。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7个,比上年增加32个,总投资8196万元。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区烟控面覆盖率达100%,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生态保护赢得新的发展机遇。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建立东洞庭湖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批准君山区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5个湿地污染项目纳入《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之中,为全市生态保护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