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三、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3.13亿元,增长38.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8.85亿元,增长23.1%。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全年实施内联引资项目557个,合同引资469.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1.8亿元,同比增长20.6%,完成省目标任务的109.8%。“沪恰周”活动共签约项目59个,总投资144.06亿元,其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湘商会”活动签约项目44个,总投资13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项目20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26亿美元,增长18.6%。 城市设施日臻完善。全市市区共有出租汽车1667辆,公共交通运营车辆846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1.6标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各类社会服务设施330个,增长10.0%。 工业污染治理效果显著。全年排放二氧化硫总量6.13万吨,同比下降17.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8.82万吨,同比下降6.03%。2008年全市关闭小水泥企业3家,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7.6万吨;关闭小火电2.6万千瓦。 城区园林绿化逐步扩大。2008年市区绿化覆盖面积3128.2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5平方米,同比增加0.23平方米;全市拥有各类公园19个,其中市区公园7个。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万处,投入资金5.02亿元,完成土石方5109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4平方公里。农业机械总动力404.57万千瓦,增长2.4%;新建与改造县际及县到乡级公路215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356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4万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6.54万人,新建廉租房1140套,经济适用房15.99万平方米,帮助农村特困残疾人安居建房2202套,达到了省市实事规定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自然环境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3.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36.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达到45.5%,比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四、文化事业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1.9%,占生产总值的1.0%,比去年提高0.43个百分点。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投入1800万元,增长25.9%。全年共计专利申请548件,授权专利228件,分别增长26.6%和75.4%,共签订技术合同200个,合同成交金额8500万元。全年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3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4项。高新技术产品品种数达到412个,增长70.3%,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数达到325个,增长170.8%。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8年,全市高考文理科平均分均排名全省第二,本科上线人数7321人,其中有282人上600分,17人上清华北大;年末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74万人,在校生6.95万人,毕业生2.1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52万人 ,在校生10.20万人,毕业生3.31万人;普通初中招生5.75万人,在校生10.18万人,小学在校生34.2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7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4%;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28%;在校学生辍学率1.12%;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8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7个,报业3种;全市无线广播人口覆盖率95.8%;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96.1%。 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0个,床位数1.16万张。专科防治所(站)2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200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41万人。全市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900人,注册护士3400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体育场地51个,其中运动场28个,体育馆9座,游泳池14个;全市开展全面健身项目15项次,参加人数110万人次。 五、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545.3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5元,比上年增长16.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5元,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10元,比上年增长11.2%。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278元,增长13.0%。其中交通通讯支出1096.02元,增长25.8%,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8.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8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358元,增长7.8%。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8%,比上年下降8.2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农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21台,电话机15台,移动电话17台;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9.9平方米,与去年持平。 全市200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1.83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22.4%。 六、社会事业 就业机制继续向弱势群体倾斜。全市全部从业人员279.63万人,增长1.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74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0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万人,分别达到市十件实事目标的136.7%、151.5%和140.0%。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达100%;农村贫困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达9200人,计划完成率为102.2%。城镇居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90,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75。至年末,登记失业率为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