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工业建设步伐加快。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全部工业完成投资275.09亿元,增长33.8%。以煤炭、黑色、有色金属为主的采掘业投资5.36亿元,增长7.7%;以岳阳纸业、长沙卷烟、中联重工和华凌薄板为龙头的制造业投资168.35亿元,增长49.2%;以株洲电厂、耒阳电厂及鲤鱼江电厂为重点的电力工业投入加大,完成投资93.78亿元,增长12.2%。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全省工业化进程。 重点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全省在建重点建设项目35个,完成投资290亿元,为年计划的103.6%,比上年净增20亿元。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南境内的潭耒、临长公路及上瑞国道主干线的潭邵公路竣工通车,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迈入全国十强行列;洛湛、渝怀铁路湖南段正线铺轨已完成88.8公里;长江干堤加固全部完工,加固堤长142公里;五城会主要场馆基本建成。 全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发电机组15.92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168.9万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1877.7公里;长途电缆1691.6延长公里,程控交换机83万线,移动通信基站设备656个;新建公路13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6.6公里,改建公路1711公里;城市自来水日供水量77.46万吨,城市污水日处理量25.86万吨;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465.11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有新突破。2002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217.1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2%。其中铁路运输732亿吨公里,增长8.5%;公路运输348.87亿吨公里,增长7.4%;水运135.51亿吨公里,减少3.7%;民航0.13亿吨公里,增长17.3%。旅客周转量824.06亿人公里,增长9.5%。其中铁路426.16亿人公里,增长4.8%;公路384.08亿人公里,增长13.7%;水运3.22亿人公里,减少6.7%;民航10.6亿人公里,增长6.8%。全年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683.55亿吨公里,增长6.7%。 邮电事业迅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1.96亿元,增长34.5%;年末全省固定电话用户795.02万户,增长11.6%;固定电话普及率12%,比上年高1.18个百分点。移动电话、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电话用户598.21万户,增长45.8%;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26.7万户,增长16.4%。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商品市场销售活跃。2002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8.86亿元,增长11.1%。其中城市903.06亿元,增长12.9%;农村(县及县以下)775.8亿元,增长9.1%。分行业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00.05亿元,增长11.7%;餐饮业187.53亿元,增长16.4%;其他行业391.28亿元,增长7.2%。分经济类型为,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410.23亿元,增长1.3%;非公有经济1268.63亿元,增长14.7%。大型市场逐步成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主体。2002年,全省亿元市场102家,商品成交额525亿元,增长12.7%。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2002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商业企业35家,商品销售额25.44亿元,增长27.2%;限额以上超市41个,商品销售额19.48亿元,增长81.1%。 市场物价稳定。2002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9.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0.4%,房地产价格指数为101.2%。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进出口平稳增长。200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28.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出口17.95亿美元,增长2.4%;进口10.81亿美元,增长7.6%。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24.66亿美元,增长3.4%;加工贸易进出口额2.68亿美元,下降0.8%。按出口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出口12.57亿美元,下降6.5%;集体企业1.65亿美元,增长28.7%;私营企业1.30亿美元,增长88.5%;外商投资企业2.43亿美元,增长14.3%。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3.66亿美元,增长8.6%;纺织品及服装3.23亿美元,增长4.2%;未锻造的锌及锌合金0.96亿美元,下降25.2%。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协议利用外资16.58亿美元,增长24.6%;实际利用外资13.77亿美元,增长1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31亿美元,增长27.3%。 对外经济合作大幅增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的合同金额3.12亿美元,增长15.6%;营业额2.96亿美元,增长11.7%。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5700万人次,增长14.3%;国内旅游收入220.3亿元,增长17.1%。接待入境旅游者56.62万人次,增长12.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1亿美元,增长14.8%。实现旅游总收入246亿元,增长16.8%,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7%。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23.17亿元,新增594.75亿元,同比多增123.2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77.44亿元,新增394.19亿元,同比多增82.26亿元,储蓄增长率为18%。贷款投向重点突出。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27.46亿元,新增426.69亿元,同比多增50.4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74.23亿元,新增41亿元,同比多增4.4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29.87亿元,新增54.78亿元,同比多增27.22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4.33亿元,同比多增17.07亿元;汽车消费贷款新增9.91亿元,同比多增9.39亿元。 证券市场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6家,比上年增加2家;股票市价总值827亿元,比上年减少19.3%;全年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29.71亿元,增长38%。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5.05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其中财产险收入18.58亿元,增长13.6%;寿险收入60.43亿元,增长72.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6.04亿元,增长24%。全年保险赔付额为20.47亿元,增长9.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研成果显著。全省取得各类科研成果900项,其中新一代银河高性能实时仿真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系等原创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中药超微饮片的研究和开发步入产业化阶段。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为911家,增长18.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750亿元,增长23.8%。全年专利申请数4857项,增长13.1%,其中授权专利2347项。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4个。全省拥有各类科学研究开发机构212个,其中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69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3个,科技情报与文献机构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7个。全省地方国有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5.7万人,在湘“两院”院士43人。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办民办二级学院11所;新设零陵、怀化、邵阳学院和湖南城市学院;新增高校校舍面积218.7万平方米。年末全省拥有普通高校60所,招生15.69万人,增长33.8%;在校学生41.94万人,增长26.6%。研究生培养单位15个,招收新生5832人,增长27.5%;在学研究生14147人,增长33.6%。成人高校数24所,招生12.26万人,增长2.7%;在校学生30.18万人,增长18.1%。中等专业学校113所,招生8.27万人,增长15.8%;在校学生22.37万人,减少7.1%。普通中学4712所,在校学生466.91万人;普通初中入学率为93.2%,比上年高0.23个百分点。普通小学27243所,在校学生529.49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64%,比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0.16%,上升0.1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