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5 鄂州市统计局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实施“三二三”工程,抢抓机遇,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超额完成,主要指标达到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8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74.12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48.91亿元,增长11.8%,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3.1:51.8:35.1调整为13.3:52.2:34.5。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推进市、区、乡镇机构改革,市级撤并、整合、更名机构8个,区级减少机构1个,乡镇精简机构2个;区级事业单位减编75%。第二批14家职能部门194个服务项目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使中心的窗口单位达到34家、服务项目436项。坚持企业“宁静日”制度,基本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财政四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加强源头治腐奠定基础。坚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农业基础脆弱,长效增收机制尚未形成;物价上涨较快,煤电油运紧张,对工业经济效益影响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大,部分下岗职工、城镇低收入居民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二、农业

2004年,受惠于国家一系列扶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加之天帮忙、价格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8.9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12.4%,主要农产品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27.83万吨,比上年增长18.7%;棉花总产量3152吨,增长25.2%;油料总产量5.34万吨,增长6.3%;水产品总产量16.15万吨,增长24.2%;蔬菜总产量74.69万吨,增长8.9%;牲猪出栏66.06万头,增长6.7%。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50万亩无公害水产板块和两个10公里水产走廊建设进展加快,8个万亩无公害基地建设初步形成,6个养殖小区建设初具规模,10个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成效明显。长江大堤加固工程全面完工,一批农田水泥基础建设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项目正加紧建设,农民人平负担下降43.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56.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3.14亿元,增长10.7%;重工业完成44.27亿元,增长16.8%,轻工业完成11.97亿元,增长29.5%。全市工业用电量达22.88亿千瓦时,增长14.5%。全年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3.88亿元,增长22.5%;实现利润4.01亿元,下降37.5%。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铁矿石原矿量238.67万吨,比上年增长14.6%;成品钢材219.11万吨,增长4.0%;水泥216.85万吨,增长14.4%;金属制液体储藏罐52215万只,增长12.2%;发电量339913万千瓦时,增长9.1%;药品2716吨,增长57.8%。

建筑业增势喜人。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实现利税总额0.76亿元,增长10.1%。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83万平方米,增长2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及50万以上投资4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按产业类型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9亿元,下降41.9%,第二产业投资27.71亿元,增长43.6%,第三产业投资12.16亿元,增长28.4%;按投资项目性质划分,基本建设投资20.99亿元,增长25.7%,技术改造投资13.55亿元,增长10.0%,房地产开发投资4.15亿元,增长77.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重点跟踪项目60个,鄂钢1号高炉、90M²烧结机、焦化技改工程、世纪新峰一期、广电技术中心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鄂钢4号转炉、5号连铸、2万M³制氧机、华润涂料、大为电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7.99亿元,增长12.9%;餐饮业零售额4.18亿元,增长25.6%;其他行业零售额2.35亿元,增长9.0%。

消费领域价格结构性上涨特征突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4.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11.2%,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居住类价格上升5.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升1.1%。除此以外,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较上年下降1.7%;衣着类价格下降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2.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6%。

生产领域价格水平上涨明显。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9.3%,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上升7.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上涨8.8%。

六、对外经济

2004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2212万美元(海关数),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出口总额5612万美元,增长13.1%;进口总额6600万美元,增长14.4%。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比重由上年的16.5%上升到18.5%。对亚洲、非洲、欧洲、拉美、北美、大洋州均实现出口,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54个,比上年增加4个,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宽。

2004年新增外贸自营出口企业5家,全市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企业26家;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8家,比上年多3家;实际利用外资59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对外劳务输出183人次,增长6.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3881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公路56110万吨公里,增长17.1%;水运82707万吨公里,增长14.6%。旅客周转量627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公路62143万人公里,增长10.6%;水运585万人公里,增长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