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单位23074家,比上年增长8.8%,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数18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12831家,比上年增长10.2%,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91.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196万人,新增20万人。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险的对象共有10.5万户、25.95万人,全年补贴户次数为130.01万户次,人数达296.49万人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额2.71亿元,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全年区县以上民政部门兴办社会福利院13个,收养3539人。定期补助12504人,优待优抚对象2.9万户。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17亿元。 十三、资源和环境 全年土地供应总量519.63公顷,其中基础设施用地115.27公顷;经济适用房用地61.26公顷,比上年增长259.49%;供应经营性土地317.57公顷。全年供水总量70977万立方米,中心城区全年总用水量55543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30594万立方米,生产运营用水12395万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10781万立方米,消防及其他用水1773万立方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29.81亿千瓦时,增长9.0%。其中工业用电125.92亿千瓦时,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分别为40.03亿千瓦时和5.06亿千瓦时,增长15.1%和17.9%。 全年限期治理老污染源24项,排污口整治62项,创建噪声达标区累计达到20片,共146.21平方公里。全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3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5分贝,降低0.2分贝。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好于二级天数273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4.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空气污染指数年平均值为85,与上年持平,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110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减少0.00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45毫克/立方米。全年烟尘排放量4.66万吨,比上年减少0.09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6.35万吨,比上年减少0.5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0%,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1.1%,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建立了国内首家消耗臭氧层(ODS)回收中心,全面淘汰了氟得昂(CFC)和哈龙(HaLon)。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2.26%,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为37.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3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年末,全市拥有公园38个,其中免费开放公园34个。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