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4 武汉市统计局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49.72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41元,增长9.7%,其中现金收入3669元,增长15.9%。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8.8%,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7.1%,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比上年末提高1.2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9.80平方米,提高2.24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区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59.00台,空调器136.40台,移动电话134.80部。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9.86台,固定电话78.00部,移动电话81.86部,影碟机53.00台。城区自来水普及率100%。全市用气用户数为132万户,其中,管道煤气用户为68万户,气化率9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十五”时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9%,增幅比“九五”时期提高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0%。

年末,城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单位2.09万家,比上年增长7.1%;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184万人,增长10.1%;参加失业保险单位1.17万家,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6万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户次数138.05万户次,人次数达347.56万人次,最低生活保障发放额2.89亿元,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全年区县以上民政部门兴办福利事业单位13个,收养3816人。定期补助12357人。优抚对象6.14万户。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18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7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97亿元。

十三、资源和环境

全年土地供应总量308.1公顷,其中基础设施用地54.93公顷(主城区);经济适用房用地17.04公顷,比上年增长144.8%;供应经营性土地181.3公顷。全年总降水量1116.6毫米,比历史平均值偏少12%。中心城区全年总用水量8.76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3.39亿立方米,生产运营用水3.48亿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1.64亿立方米,消防及其他用水0.25亿立方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10.87亿千瓦时,增长13.6%。其中工业用电119.44亿千瓦时;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分别为34.78亿千瓦时和4.29亿千瓦时,增长23.7%和19.2%。

全年限期治理老污染源31项,排污口整治64项,创建噪声达标区累计达到19片,共145平方公里。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0分贝,比上年降低0.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7分贝,降低0.2分贝。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好于二级天数占比达到74.3%,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空气污染指数年平均值比上年降低9.4%,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11毫克/立方米,降低14.6%,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45毫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9.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7.7%。

继续大力实施“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新、改、续建19个城市公园、15个小游园、新建园林小景35个。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3694.9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2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21.4%,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率37.6%,市区垂直绿化11.2公里。年末,全市拥有公园32个,其中,免费开放公园24个。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