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武汉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各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451.65亿元,增长18.1%,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58.6%,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93.55亿元,增长23.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12.1%,提高1.2个百分点;其他行业零售额224.88亿元,下降1.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29.3%,下降4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生产资料市场成交总额90亿元,增长86.4%。

商业业态不断完善,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全年新建大中型综合超市26个。全市登记注册商品交易市场697个,增加44个,增长6.7%。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54亿元,增长16.9%。

六、对外经济

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22.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出口10.91亿美元,增长15%。在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全年机电产品出口3.96亿美元,增长46.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6.3%,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合同277项,增长43.3%;协议外资额16.14亿美元,增长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76亿美元,增长10.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63亿美元,增长19.5%;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4080户,其中当年新增"三资"企业179户。

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有所增强。全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0.73亿美元,增长7%;当年新派各类劳务人员2298人,增长10%,期末在外劳务人员4295人,增长13.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客货运输业平稳增长。全年货物周转量737.7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其中,铁路466.9亿吨公里,增长7.9%;公路54.44亿吨公里,增长1.5%;水运215.92亿吨公里,下降8.6%;航空0.47亿吨公里,增长10.0%。全社会客运周转量266.02亿人公里,增长5.6%。其中,铁路182.80亿人公里,增长6.5%;公路54.28亿人公里,增长1.7%;航空28.94亿人公里,增长7.1%。

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邮政6.16亿元,下降1.1%;电信23.43亿元,增长15.9%;移动通讯23.68亿元,增长29.5%。市话局用交换机已装容量235万门。年末市话用户数209.6万户,增长25.3%;移动电话用户数268.43万户,增长67%。市话普及率每百人39.2部。互联网业务高速发展,年末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达63.48万户,增长24.7%。

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年末全市国际、国内旅行社145家,旅游从业人员近10万人,旅游景区点34家,其中4A级6家。旅游星级饭店98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39家。共有客房12104间,床位22388张。全年接待海外游客38.37万人次,增长34.2%,接待海外旅游者人天数95.87万人天,增长35.3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98.35亿元,增长23.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0亿美元,增长31.8%;国内旅游收入185.04亿元,增长22.5%。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平稳运行,各项存贷款稳定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39.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4%。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1155.11亿元,增长11.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79.96亿元,增长22.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04.75亿元,增长19.6%。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40.22亿元,增长21.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83.81亿元,增长7.7%;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86.71亿元,增长31.5%;中长期贷款余额709.32亿元,增长33.7%。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9.00亿元,增长47.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67亿元,增长24.1%;寿险保费收入28.33亿元,增长59.2%。全年保险赔付支出9.82亿元,增长45.3%。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6.05亿元,增长27.4%;寿险赔付支出3.77亿元,增长87.6%。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公用设施继续完善。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221.76平方公里。全年改扩建等级公路203.65公里,增长15.8%。年末拥有公交线路247条,公交客车1277辆,专线车4363辆,出租车12137辆。城区自来水普及率100%。全年新增燃气用户3.5万户,年末气化率88.6%,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

环境创新步伐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加大,"两江四岸"亮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了府河桥、湖北剧院等20余处城市游园,新、改、扩建了金银湖、堤角公园等11个城市公园。全年中心城区植树107.5万株,市区垂直绿化10.05万米。全市拥有公园27个,公园面积544.5公顷。城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3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04%。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治理污染源4项,限期治理老污染源36项,排污口整治99项,噪声达标区累计达到20片,共138.91平方公里。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9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分贝。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130豪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39毫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1%,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0%。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7所,全市高考录取率达到75%,在校学生39.07万人,增长26.7%;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1所,在校学生7.74万人,增长14.4%;普通中学536所,在校学生53.22万人,增长3.8%;职业学校68所,在校学生4.22万人,增长36.6%;小学1463所,在校学生66.92万人,下降5.6%;盲聋哑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1597人,下降8.8%;幼儿园614所,在园幼儿10.26万人,增长9.7%。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01%,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1.23%。继续教育发展较快,全年完成职工全员培训30万人次,成人高校在校学生数22.07万人。校舍建设得到加强,当年扩建、改造中小学危房8.69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学校竣工面积30万平方米,新建教师住宅5.36万平方米。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进展。全年科技部门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140项,其中地方科技计划项目40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00项,共完成投资2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全市登记科技成果198项,评定市科技进步奖140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95项。全年专利申请2512件。技术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全年技术市场签定各类技术合同2800项,合同成交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