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02亿元,增长64.2%;实现税金3亿元,增长31.4%,房屋施工面积874.8万平方米,增长19.1%;竣工面积410万平方米,增长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增幅高于上年23.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292.03亿元,增长51.3%;农村投资120.96亿元,增长63.2%。 全年城镇投资新开工项目1222个,比上年增长504个,新开工项目规模260.7亿元,增长16.9%;在建施工项目1413个,比上年净增506个,在建项目投资规模565.4亿元,增长45.2%。 2000-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82.92亿元,增长35.4%;外商投资3.92亿元,增长200.7%;民间投资102.73亿元,增长91.7%,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7.8%上升到35.2%。 城镇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8.19亿元,比上年增长76.2%。工业投资101.47亿元,增长33.7%。其中,石油工业投资18.13亿元,下降0.8%;电力、热水工业投资7.94亿元,增长49.8%;机械工业投资9.72亿元,增长21%;电子工业投资2.6亿元,增长97.9%;纺织工业投资9.97亿元,增长13.6%;冶金工业投资10.42亿元,增长198.4%;建材工业投资13.24亿元,增长154.2%。第三产业投资182.21亿元,增长62.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79.59亿元,增长81.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0.31亿元,增长140%。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商品房施工面积259.4万平方米,增长6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10.7万平方米,增长55.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27.3万平方米,增长93.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01.2万平方米,增长70.9%。商品房竣工面积83.6万平方米,增长34.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3.3万平方米,增长34.3%。商品房销售面积82.9万平方米,增长31.4%。商品房销售额11.2亿元,增长45.6%。 全年全市完成投资在亿元以上项目有37个,累计完成投资122.65亿元。南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总投资64亿元、总装机162万千瓦的鸭电二期、南阳热电项目被国家批准开工。信南高速公路、岭南高速公路、宛坪高速公路、天冠集团有限公司30万吨/年燃料乙醇、新野棉纺集团新上5万纱锭、南阳航天水泥厂日产3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万吨改扩建项目、南阳纺织集团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天然原油开采39.19万吨,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24万千伏安,发电机组容量3万千瓦,程控交换机14.27万线/年,新建公路3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1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122万吨,新增医院病床1330张。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9.65亿元,增长14.4%。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2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县及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36.98亿元,增长13.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餐饮业45.99亿元,增长15.2%;其他行业6.66亿元,增长14.4%。 2000-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6%,通信器材类增长68.5%,家电类增长15.1%。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303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出口首次突破两亿美元,达到23467万美元,增长43%。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8932万美元,增长46%;加工贸易出口4036万美元,增长18%。出口方向呈现多元化格局,全市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20个。其中,对东盟出口4529万美元,增长304%;对拉丁美洲808万美元,增长27%;对大洋洲494.5万美元,增长38.7%;对非洲1317万美元,增长100%;对韩、欧、美出口分别增长29.3%、26.7%、68.1%。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250万美元,增长4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22.4%;机电产品出口5581万美元,增长3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3.8%。 先后组织参加了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系列经贸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两节一会”、第二届“黄牛节”和“农机展销会”等活动。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3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0785万美元,增长36.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88万美元,增长6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874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3.13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6%;其中公路旅客运输量83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2.96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9%和16%;水路旅客运输量4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0.17亿人公里,分别增长37%和28%。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6771万吨、货物周转量41.69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12%;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6600万吨、货物周转量3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2%和11%;水路货物运输量171万吨、货物周转量2.6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3%和27%。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汽车11.17万辆,比上年增长55.1%,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1.5万辆,增长50%。在民用汽车拥有量中,私人汽车拥有4.26万辆,增长63.8%,其中私人轿车1.22万辆,增长35.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6亿元,增长10.3%;电信业务总量31.34亿元,增长3.9%。固定电话号码升为8位。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3.9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9.1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4.7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0.4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02万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4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07亿元,增长20.6%,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市拥有星级旅游饭店33家,旅行社52家。内乡县衙、鹳河漂流跻身4A级景点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83亿元,增长3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完成5亿元,增长27.1%;营业税完成6.34亿元,增长23.3%;企业所得税完成1.02亿元,增长21.4%;个人所得税完成1.34亿元,增长23%;城市维护税完成1.84亿元,增长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