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信阳市统计局

#大中型企业 768072 41.0

#高技术产业 101922 38.5

工业经济协调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6个行业保持增长。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12.82亿元,增长47.0%;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长67.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9.59亿元,增长4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0.25亿元,增长59.4%;医药制造业增加值6.20亿元,增长16.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118.4%。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增加值达到10.19亿元,增长38.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4.63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实现利润28.01亿元,增长60.2%;实现利税48.15亿元,增长55.5%。亏损企业亏损额1.42亿元,增长13.8%;亏损面1.5%,下降1.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9.03%,比上年提高39.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全年生产饮料酒17.50万吨,比上年增长34.3%;精甲醇36.39万吨,增长31.1%;水泥412.48万吨,增长50.2%;生铁228.29万吨,增长70.5%;铁合金17.74万吨,增长148.2%;小麦粉76.57万吨,增长51.3%;大米126.44万吨,增长49.8%。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市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111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7.9%;竣工面积729.7万平方米,增长70.5%;实现利润3.92亿元,税金3.12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43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406.22亿元,增长36.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98.21亿元,增长30.8%。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4.43   35.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406.22 36.7

#国有控股投资 192.25 1.5

民间投资 207.71 379.0

#第一产业 19.04 46.1

第二产业 88.30 25.1

第三产业 298.88 39.9

#中央项目 0.20 -98.2

地方项目 406.02 42.0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98.21 30.8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07.41亿元,增幅高达379.0%;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92.25亿元,增长1.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9.04亿元,增长46.1%;第二产业投资88.30亿元,增长25.1%;第三产业投资298.88亿元,增长39.9%。按隶属关系分,中央项目投资0.20亿元,下降98.2%;地方项目投资406.02亿元,增长42.0%。

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建材工业投资18.78亿元,增长165.0%;机械工业投资12.30亿元,增长40.9%;化工工业投资11.73亿元,增长51.3%;纺织工业投资3.68亿元,增长46.0%;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5.86亿元,增长64.8%,其中住宅投资43.24亿元,增长96.3%。商品房施工面积621.23万平方米,增长97.3%,其中住宅548.93万平方米,增长118.0%。商品房竣工面积310.29万平方米,增长160.0%;商品房销售面积308.25万平方米,增长73.6%。商品房销售额52.40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39.07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确定重点建设项目138个,实际完成投资89.5亿元,占年计划的114.7%。其中,续建项目52个,实际完成投资41.9亿元,占年计划的125.8%。新开工项目77个,实际完成投资47.6亿元,占年计划的106.4%。信阳同合公司年产25万片铁路铸钢货车车轮、信钢200万吨钢综合技改、华仪化工20万吨离子膜烧碱、华英熟食二期、金鼎化工60万吨二甲醚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华豫二期2×66万千瓦机组、华新日产4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天瑞集团日产4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水泥、金鼎化工60万吨二甲醚三期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信钢200万吨钢综合技改配套工程、亚洲新能源公司150万吨甲醇及100万吨二甲醚一期、平煤蓝天16万吨总氨生产线等项目即将开工。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245.0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0.3%。施工项目1523个,建成投产项目102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7.3%。城镇房屋施工面积1428.63万平方米,其中竣工房屋建筑面积784.78万平方米,竣工率54.9%。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新增水泥年生产能力100万吨;合成氨年生产能力20万吨;啤酒年生产能力10.6万吨;高等院校学生席位45908个;新建公路411公里;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15万吨;扩建城市道路19.8公里、面积63.84万平方米;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5.5万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2.71亿元,增长20.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1.34亿元,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1.45亿元,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86亿元,增长48.3%;其他行业零售额5.74亿元,增长2.0%。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销售增长3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制品增长43.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81.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8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0.2%。其中,出口总额5219万美元,增长35.4%;进口总额9587美元,增长97.8 %。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31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1%。全年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达3200万美元,增长33.0%。

利用外资势头良好。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家,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资966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2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0%和30.5%。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较好。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完成营业额1650万美元,增长13.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步发展。初步核算,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5389万吨、货物周转量63.57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2.2%和41.9%;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4912万吨、货物周转量36.57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2.4%和50.4%;水路货物运输量477万吨、货物周转量27.0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0.2%和31.7%。全年完成客运量833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0.38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9.7%和42.3%;其中公路旅客运输量828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9.90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9.6%和42.3%;水路客运量5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0.47亿人公里,分别增长52.6%和46.0%。公路通车里程达238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10公里。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汽车62.4万辆,比上年增长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