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4 信阳市统计局

信阳市统计局

(2008年2月29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实现“三大跨越”,当好中原崛起生力军,建设魅力信阳的战略目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市经济发展实现了效益好、速度快、运行稳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高于省定目标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92.54亿元,同比增长6.3%,对GDP的贡献率为28.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82.07亿元,增长16.5%,对GDP的贡献率为38.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6.41亿元,增长16.9%,对GDP的贡献率为32.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933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9:39.3:32.8变化为27.1:39.7:33.2,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二、三、一”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5%,对国民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68.9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9%。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33亿元,同比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01亿元,比上年增长60.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2.1%和18.5%。

市场物价大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其中,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4.2%。居民消费价格中,呈“五升三降”的格局。食品价格上涨13.9%,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居住价格上涨3.8%,其余各类价格均下降。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7%。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54.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41万人,其中 “4050”人员1.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6%,低于省控4.5%的目标。全年外出务工人员235.8万人,其中外出信阳半年以上务工人员195.3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9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18.0万人。全市在岗职工工资快速增长,年平均工资达到15167元,比上年增长21.8%。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县域(不含市辖区)完成生产总值52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快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9亿元,增长21.9%。全市有6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比上年多出3个县。其中固始县达到2.89亿元。各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达到28%以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基础薄弱,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大;地方可支配财力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调控能力有限;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健全,和谐社会建设任务艰巨等。

二、农  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随着中央、省、市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较好落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全市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92.5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全市粮油生产双双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到550.69万吨,比上年增长7.9%。其中,夏粮总产量136.04万吨,秋粮总产量414.6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7.0%。全年油料产量56.71万吨,增长4.7%;棉花产量1.41万吨,减少16.5%;茶叶产量2.44万吨,增长24.8%;水果总产量8.90万吨,增长15.3%;蔬菜总产量354.33万吨,增长15.0%。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112.42亿元,增长5.4%。

林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造林35.69万亩,分别占省和市下达任务数的121.4%,119.4%。新增潢川花木1.2万亩、固始柳编0.4万亩,新建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5.98万亩。板栗产量12.93万吨,增长46.9%。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13.21亿元,增长20%。

渔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养殖水面利用面积98.6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7.34万吨,增长18.8%。以“南湾鱼”为代表的水库优质鱼养殖基地发展到18个,面积20万亩;被省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达到20个,面积21.7万亩。全市水产品加工、销售行业达到20 家。全年渔业实现增加值11.69亿元,增长2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50.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6%;农用拖拉机16.72万台, 比上年增长6.8%,农用运输车5.9万辆,比上年增长11.3%;全年农村用电量8.08亿千瓦小时, 比上年增长19.7%;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76千公顷,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38.77千公顷;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6千公顷,年末节水灌溉面积达33.46千公顷;当年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7.21千公顷,年末旱涝保收田面积达321.8 千公顷。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5506902 7.9

#夏粮 吨 1360438 10.9

秋粮 吨 4146464 7.0

油料 吨 567120 4.7

#花生 吨 175852 6.2

油菜籽 吨 374517 4.8

棉花 吨 14105 -16.5

烤烟 吨 3565 -10.4

茶叶 吨 24442 24.8

蔬菜 吨 3543324 15.0

水果 吨 88960 15.3

板栗 吨 129285 46.9

水产品 吨 173374 18.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3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增速较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5.87亿元,增长27.2%。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98.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1358671 27.2

#国有控股企业 267930 6.1

#集体企业 64910 20.8

股份制企业 951080 34.9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0253 81.2

#轻工业 538020 22.4

重工业 820651 30.5

#非公有制工业 976157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