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许昌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普遍提高,零售总量持续扩大,形成了在大众消费稳步增长和高档消费强力拉动作用下,消费品零售额稳健、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汽车、通信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大幅度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6.9亿元,增长16.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2.6亿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4.5%,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3.0%,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7.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68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出口总额31223万美元,增长22.3%;进口总额5656万美元,增长31.1%。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4个,比上年增长33.3%;合同外资金额6955万美元,增长29.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58万美元,增长15.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2740万人,比上年增长28.2%;旅客周转量11.0亿人公里,增长16.0%;完成货物运输量1859万吨,比上年增长2.4%;货物周转量16.9亿吨公里,增长4.5%。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2.7亿元,同比增长51.0%。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4.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3.2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75.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3.0万户。

旅游业持续稳步发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功,许继集团、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黄河集团和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区四家单位创建成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市全年接待入境游者3216人天,比上年增长53%;接待国内旅游者152.27万人天,增长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35亿元,增长45%。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国内旅行社32家,比上年增加6家;星级宾馆16家,比上年增加1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12家,比上年增加2家。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3%,其中各项税收完成9.8亿元,增长29.3%,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0.5%。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5%。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03.4亿元,比年初增长15.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8.7亿元,比年初增长26.3%;各项贷款余额232.3亿元,比年初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29.2亿元,比年初增长13.1%。

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3家,上市股票3支。全年新增股民开户909户。全年通过股票市场发行、配股共募集资金15.24亿元,年末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26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人寿保险费收入53538万元,增长16.7%;财产保险费收入11447万元,增长20.4%。人寿保险赔偿支出2329万元,增长16.6%;人寿保险给付支出3554万元,下降3.5%;财产保险赔偿及给付支出5891万元,下降1.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7307人,在校生16308人,毕业生1977人。全市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366人,在校生6784人,毕业生1489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118人,在校生26694人,毕业生7048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30241人,在校生88051人,毕业生20539人。全市初中招生82855人,在校生257189人,毕业生92018人。普通小学招生61179人,在校生396883人,毕业生84751人。特殊教育招生72人,在校生43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9432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34127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7498人。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末,全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30家。全市共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取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1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品49种,技术市场平稳。全年申请专利264件,比上年增长20%。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29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441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成绩。2004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5个。全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新制定标准规范20项。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河南省优质产品”9个,新取得免检产品15个。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寻呼系统1个,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5个,气象公益服务站5个,121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询服务系统5个,防雷减灾系统1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5个,人工影响天气系统5个,测绘、计量和地震等其他综合技术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进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4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3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6万户。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7个。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病床床位825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861张;卫生技术人员110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374人,注册护士2426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628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79个,床位1814张,卫生技术人员2886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许昌运动员共获得全国冠军11个,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全市共拥有体育场地248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