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金融和保险业和证券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5.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各项贷款余款138.3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其中企业存款35.58亿元,同比增长10.8%;居民储蓄183.4亿元,增长8.7%。 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保费收入10822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171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6031万元。全年赔付额727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408万元,人寿险赔付额507万元。 企业上市公司中原油气。年末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18.9亿元。 八、教育、文化和体育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校1所,招收学生994人,在校学生2366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招生8170人,在校学生23019人。普通高中28所,招生21030人,在校学生53138人。初中学校217所,招生94363人,在校学生275281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在校学生472952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学员164277人次,扫除文盲18588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2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25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6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5%,电视人口覆盖率96%,有线电视用户13户。全年出版报纸5.2万份。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省九运会上,获得金牌38块。全市健身运动取得好成绩,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4.22万人。 九、人口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2002年全市出生人口3.78万人,出生率为10.72‰;死亡人口1.77万人,死亡率为5.03‰;全年净增人口2.0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6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5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54万人,占24.26%;乡村人口267.06万人,占74.74%。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6.92%,老年人口达到24.4万人。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发展。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59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90个,总投资2075万元。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用水处理能力增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3.95%。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5元,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48元,增长3.6%。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2.6%,农村为50.6%。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55.73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88.48万平方米。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6.89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0104人;12.5万职工和2.42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20.54万职工和5.2万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771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1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41.2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