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濮阳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8亿元,增长10.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4.7亿元,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8亿元,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6%;餐饮业零售额5.5亿元,增长11.9%;制造业零售额6.4亿元,增长6.0%;农业生产者零售额4.2亿元,增长9.5%;其他行业零售额2.6亿元,增长14.1%。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消费品零售额9.0亿元,比上年增长4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1%;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32.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44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出口总额2878万美元,下降4.1%;进口总额1587万美元,增长56.7%。

受国际环境影响,利用外资增加缓慢。年年实际利用外资820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60万美元。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发展。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067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7%;完成营业额5888万美元,增长161.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7.3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4%。旅客周转量完成16.4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0%。

公路路网发展迅速。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32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濮阳区位优势。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877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4%。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6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8.7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1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9.96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8.96万户。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各项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2.12亿元,比上年下降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为141.88亿元,比上年下降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16.61亿元,比上年下降8.7%;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2.06亿元,比上年增长79.6%。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69亿元,增长3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6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63亿元。全年赔付额0.68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0.57亿元,人寿险赔付金额0.1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2001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所,招生573人,在校学生1822人。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共招生23554人,在校学生62094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928人,在校学生20938人。普通高中共有30所,招生16626人,在校学生41156人。全市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9%。全市小学在校学生414484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351692人次。全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25013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15%以上。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1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817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5057.9万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4633.5万元。全市共取得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励51项。技术市场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16项,成交金额4377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01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其中市以上质量检验机构4个。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寻呼系统1个,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3个,气象公益服务站6个,121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询服务系统6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5个。测绘、计量和地震等其他综合技术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进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1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1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3.5%,电视人口覆盖率93%,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全年出版报纸1166.4万份。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诊所)234个,床位776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457张;卫生技术人员9766人,其中:医生4040人,护师、护士2580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560人。妇幼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294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76个,床位1700张,卫生技术人员2130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5.9%,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796人。

全民健身运动取得好成绩,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252185人。

十一、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2001年全市出生人口44419人,出生率为12.79‰;死亡人口18754人,死亡率为5.4‰;全年净增人口25665人,自然增长率为7.3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5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48万人,占21.93%;乡村人口272.2万人,占78.0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9%,老年人口达到240638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2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81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91元,增长4.1%。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6.84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088人;有85887名企业职工和18916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150849名职工和53663名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71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为14.38万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50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4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基金135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