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88亿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14万户;年末移动通信用户89万户;互联网络注册用户19万户。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80万人次;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5.4亿元,创历史新高。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3.2亿元,比年初增加60.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6.8亿元,比年初增加40.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3.6亿元,比年初减少0.7亿元。 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保费收入11.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10.2亿元。全年赔付额2.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1亿元;人寿险赔付金额1.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在继续实施“科教兴安”、“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下,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招生8089人,在校学生27045人,毕业生人数6212人;全市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所,招生3405人,在校学生6945人;全市共有普通高中47所,共招生32446人,在校学生88008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4所,在校学生52890人;普通初中356所,共招生9.4万人,在校学生27.9万人;全市小学1711所,在校学生43.9万人,毕业生人数9.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8%。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学员18.6万人次。 科技事业稳定发展。2005年末,全市拥有技术贸易机构135个,从事科技贸易人员4601人;全年共下达科技计划项目245项,全年科技三项费支出(市本级)2878万元,其中省拨款137.5万元。全年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6项。申报科技成果57项,被授予专利权151项。全年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20份,合同金额1317万元。 十、文化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效,文化设施建设进展较大。2005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4个。调频转播发射台7座(5.4千瓦),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30千瓦);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6.64万户。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各项比赛中,全市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39个,全省冠军123个。建成室外健身路径51条,全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60次,其中千人以上11次,参加人数40万人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61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级环境监测站7个,环境监测人员184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1个。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全年共有限期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12559万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有较大改善,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195.2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面积123平方公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2.09%。 十二、人口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2005年全市出生人口5.6万人,出生率10.57‰;死亡人口2.9万人,死亡率5.44‰;全年净增人口2.7万人,自然增长率5.13‰。年末全市总人口533.8万人。 十三、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3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20元,比上年增长14%。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05年安阳市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安阳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