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濮阳市统计局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共取得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7项。技术市场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47项,成交金额4183万元。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00年末,全市技术监督系统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7个,其中市以上质量检验机构4个。全年监督抽查产品1754批次,抽查商品523批次。全市已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寻呼网1个,121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讯服务系统6个,电视气象服务系统5个。测绘、计量和地震等服务工作继续取得进展。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5.5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1%。其中,铁路增长10.5%,公路增长5.8%。旅客周转量完成15.2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6%。其中,铁路增长6.7%,公路增长8.9%。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28亿元,比上年增长45.5%。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7.88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6.64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37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5.09万户,年末用户达到11.45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2.91万户,比上年增长5.67倍。

七、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3亿元,增长15.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3亿元,增长9.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6.5亿元,增长11.4%,餐饮业零售额4.9亿元,增长20.3%。

市场经营结构有所变化。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消费品零售额5.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占市场份额的33.5%;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9%。

八、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呈现恢复性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4014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001万美元,增长45.4%。对非洲、亚洲、欧洲出口分别增长111.9%、35.5%、348.4%。利用外资继续发展。全年外商实际直接投资2030万美元,增长1.9%。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快速发展。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23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1.3%;完成营业额2256万美元,增长22.5%。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5.79亿元,比年初增加19.1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35.67亿元,增加10.6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47.91亿元,增加6.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44.67亿元,比年初增加11.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27.66亿元,增加1.9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2.28亿元,下降12.10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7653万元,增长2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910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18743万元。全年赔付额5659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5137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522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1个,文化馆10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1个。年末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87%,电视人口覆盖率90.6%。全年出版报纸1166.4万份,各类杂志1.14万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包括个体诊所)234个,床位6960张,全部是医院、卫生院床位;卫生技术人员9666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2953人,护师、护士2207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544人。妇幼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263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76个,床位1655张,卫生技术人员2329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97.7%,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856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0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得了2个全国冠军,15个省级冠军,4人4次打破4项河南省少年记录。在第11届残疾人奥运会上,夺取1块金牌,破2项世界记录。全民健身运动取得好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3元,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45元,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29元,实际增长7.8%。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但一部分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贫任务仍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市有100%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0年,全市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4.7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为43224人。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140张,收养100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5.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4万元。

注:1、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人口有关数据因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仍在核查,结果将按国务院统一要求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