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38万吨, 比上年增长9.4 %,其中猪肉产量24万吨,增长8.4%;禽蛋产量14.6万吨,增长5.6%;奶类总产量7.6万吨,增长140.4%。大牲畜年末存栏头数110.6万头,比上年增长1.7%,其中牛存栏107万头,增长2.6%。生猪存栏292.1万头,增长18.2%;山绵羊存栏223.3万只,增长6.6%。猪牛羊出栏580.4万头(只),增长13.4%,其中生猪出栏342.6万头,增长17.7%。 渔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24693吨,比上年增长162.3%。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50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268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90公顷, 新打机井2027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平方公里。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2%; 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9.4万台和5.8万辆,分别增长9.3%和3.6%;全年农村用电量53826万千瓦小时,增长19%;化肥施用量(折纯)28.4万吨,增长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187.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完成工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18.8%,其中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增加值2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0.6亿元,增长14%;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27.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8.1亿元,增长18.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33.1亿元,增长24%。 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冶金、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和交通设备制造等行业增长较快,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见附表二)。与上年相比,限额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30.4亿元,增长33.7%,食品制造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54.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75.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8.5%。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加强,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9.2亿元,比上年增长6.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限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提高0.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7.9亿元,比上年增长36.1%;产销率 97.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利润60.6亿元,增长66.5%;亏损企业29家,比上年下降31%;亏损企业亏损额1.3亿元,下降51.9%;亏损面为5.8%,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24.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2.9%,比上年提高29.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7.6%,上升3.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8.9%,上升1.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1.6%,提高5.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8.9%,和2005年持平;全员劳动生产率87173元/人,增长32%;流动资金周转率为2.2次/年,提高 0.35次/年。但仍有部分企业效益不理想。 建筑业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5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1%;竣工面积16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结构渐趋合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7亿元,比上年增长49.9%,其中城镇及城镇以上单位完成投资235.8亿元, 增长53.9%,民间投资完成116亿元,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49.2%;港澳台投资15.7亿元,增长93.8%。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及城镇以上单位完成工业投资135.1亿元,增长49.5%,完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44亿元,增长57.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1.7亿元,增长43.5%,教育投资2.9亿元,增长21.3%,卫生社会保障福利业投资2.4亿元,增长72.6%。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大型项目支撑作用明显。2006年全市完成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8个,合计完成投资164.1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市城镇以上投资总量的69.6%,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平临高速公路建成全线通车;平东热电公司2×2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神马氯碱化工公司5万吨离子膜烧碱5万吨PVC树脂项目、天瑞集团第三水泥生产线项目、神马集团2万吨特品工业丝项目、神马集团6000吨高模低缩工业丝项目、中盐皓龙集团天源盐化公司60万吨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投产;瑞平煤电有限公司2×1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中加钢铁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即将投产,平顶山姚孟第二发电有限公司2×6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舞钢公司100万吨宽厚板生产线扩建工程、太澳高速公路平顶山段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完善城镇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投入资金6亿元,用于老城区改造,完成了建设路拓宽和矿工路、园林路等主次干道改造工程,程平路改造主体完工,“三桥五路”建成通车。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投资36亿元,湖滨新城已初具规模。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城区新增绿地263万平方米,植树228万株。城镇化率达到3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分城乡看,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06.4亿元, 增长17.1%;县的消费品零售额30.2亿元,增长13.8%;县以下零售额32亿元,增长1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8.2亿元,增长22.8%。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2.6亿元,增长12.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444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出口总值27250万美元,增长 29.4%,进口总值17211万美元,增长36%。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58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年末实有“ 三资”企业321家,比上年增加14家。 旅游业蓬勃发展,2006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15.1亿元,增长42.6%,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7.2万人次,同比增长45.0%。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2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1%,公路客运周转量22.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