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4 平顶山市统计局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144枚,其中金牌44枚、银牌34枚、铜牌66枚,其中获国家级银牌2枚,铜牌1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推进“蓝天工程”,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共关闭焦化企业25家,其他企业31家,取缔五氧化二钒企业57家,小铁矿选矿企业236家,小土焦240道,燃煤小锅炉76台,治理焦化企业14家,取缔了市区周边192堆违法堆放的煤堆、煤泥堆,取缔库区养鱼网箱600多箱;在矸石山上植树6万多棵,完成6座矸石山灭火治理和58台锅炉深度治理任务;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接受“环保110”投诉1152起,处理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烟尘去除率98.9%,粉尘回收率9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6%;全年出境水质达标率67.8%;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0.067毫克/标立方米,超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降低4.3%;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0.043毫克/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降低12.2%;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0.147毫克/标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降低15.5%;大气平均降尘量11.54吨/月平方公里;全年优良天数224天,优良率达61.4%,比上年增加7.8个百分点;市区交通噪声64.8分贝,降低4.8分贝;全年没有酸雨。

十二、人口、社会、劳动保障与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卓有成效。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到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49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9.3万人,非农业人口123.9万人,城镇化率达3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23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1.9%;人均消费性支出6243元,实际增长13.3%。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083元,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2688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1%。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13台,冰箱87台,空调器106台,洗衣机101台,家用电脑42台。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77台,冰箱21台,空调器10台,洗衣机71台,摩托车44辆。但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一部分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统筹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统筹、医疗费用统筹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市已有22.5万名职工和6.4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44.2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统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总人数为52.1万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41.1万人,退休人员10.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社会福利院2个,福利院床位68张,城镇老年福利机构12个,床位354张,农村老年福利机构76个,床位1973张。城镇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年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总人数13248人。优待优抚户数9323户,优抚对象享受定期抚恤金人数952人,优抚对象享受定期补助人数9487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1347人,保障金总额5410万元,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安置城镇义务兵2052人,转业、复员士官69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部分上年数据有所调整,与上年同期对比按调整后数据计算。
4.保险部分数据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顶山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平顶山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平顶山分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合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