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超过预期,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43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61.94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158.40亿元,增长10.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6500元。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57.3:31.0变化为10.1:62.5:27.4,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6%,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5%。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6%,涨幅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各月环比升降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内。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96.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7万人。据市劳动局统计,全年通过各类职业介绍所介绍1.57万人就业,组织2.78万人次参加各类就业培训。城镇新增就业7.60万人,4.20万人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难度加大;企业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个别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约束日益显现;城乡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增大;一些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等。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66.09万吨,比上年增产2.9%。油料、蔬菜、水果产量均稳步增加。全市畜牧养殖业加快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增长7.3%,禽蛋产量增长8.3%,牛奶产量增长51.5%。林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造林面积增长48.2%。渔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水产品产量增长9.2%。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66.60万亩,比上年增长44.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5.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5.83万亩,增长3.7%。积极推进小麦种子、怀药、蔬菜等六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蒙牛、绿旗、斯美特等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9%。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7.42万亩,有效灌溉率达到87.0%。其中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5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40万亩。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43.9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全年农村用电量10.66亿千瓦小时,增长9.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3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1.99亿元,增长26.6%。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75.70亿元,下降0.4%;集体工业33.36亿元,增长22.6%。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9.3%。 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优势产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中,烧碱产量比上年增长51.5%;子午线轮胎外胎产量增长83.2%;氧化铝产量增长38.5%。高技术产业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55亿元,增长36.4%。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40.83亿元,增长51.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55.9%,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13.8%,比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品销售收入779.10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利润总额81.26亿元,增长66.7%。全市3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盈利,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六大行业实现利润52.50亿元,对全市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主导力量。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其中建安工作量34.01亿元,比上年增长5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65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其中,城镇投资219.10亿元,增长42.6%;农村投资49.56亿元,增长67.1%。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活力不断显现。城镇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工业投资1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58.0%,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7.7%,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化工、机械、纺织等行业投资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农林牧渔业和第三产业的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薄弱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民间投资增势强劲,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比重不断下降。城镇投资中民间投资129.58亿元,增长101.4%,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9.8%,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9.1%。企业自主筹资能力增强。在城镇资金来源中,全年自筹资金达到168.85亿元,增长74.9%。 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城镇施工项目977个,比上年增加234个;投资规模521.63亿元,增长57.6%。重点项目济焦高速公路完成投资5.87亿元;济东高速公路焦作至修武段完成投资3.24亿元;沁阳市联进电业有限公司2×155MW发电机组项目完成投资4.71亿元;博爱县岩鑫公司年产300万吨水泥生产线2.84亿元等。部分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焦温、济焦、济洛三条高速公路焦作段建成通车;焦作华润2×135MW机组热电联产项目技改工程竣工发电,焦作丹尼斯百货建成开业。 房地产开发运行平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施工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在建的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90.01万平方米,增长6.7%,其中商品住宅157.90万平方米,增长14.8%。市场供需两旺。全市商品房屋竣工面积72.34万平方米,增长30.9%;商品房销售面积74.13万平方米,增长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