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4 平顶山市统计局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全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以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为重点,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推进“蓝天工程”,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共对107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其中,关闭了21家违法排污企业;取缔了113台燃煤小锅炉,强行关停了21台死灰复燃的小锅炉,有400多台锅炉改燃清洁燃料,使清洁燃料使用率达80%;取缔了市区周边437堆违法堆放的煤堆、煤泥堆;取缔库区养鱼网箱1700多箱,拆除130余间岸边餐饮摊点;在矸石山上植树5万多棵,喷洒抑尘剂治理矸石山和灰场80多万平方米。接受“环保110”投诉846起,处理812个,处理率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7%,烟尘去除率98.1%,粉尘回收率93.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5.0%,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设施正常运转率分别达98%、99%、100%,全年出境水质达标率68.1%,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取得各类监测数据68696个。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0.07毫克/标立方米,超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0.049毫克/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0.174毫克/标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大气平均降尘量13.62吨/月平方公里;全年优良天数196天,优良率达53.6%,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市区交通噪声69.6分贝;全年没有酸雨。

十二、人口、社会、劳动保障与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9‰。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49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2.9万人,农村人口327.5万人,城镇化率达33.5%。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7631元,比上年增长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3%;人均消费性支出5392元,增长6.9%。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089元,增长16.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2369元,增长13.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82元,增长16.6%。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17台,冰箱89台,空调器105台,洗衣机100台。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68台,冰箱20台,空调器7台,洗衣机52台。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一部分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艰巨。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类职业介绍中心(所)19个,组织6.2万人次参加了就业培训,2.7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共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7254万元。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43.81万人,比上年下降0.05%。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统筹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统筹、医疗费用统筹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市已有22.24万名职工和5.85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44.2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统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与退休人员为50.1万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39.8万人,退休人员10.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社会福利院2个,福利院床位68张,城镇老年福利机构11个,床位334张,农村老年福利机构75个,床位1864张。城镇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年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总人数13436人。优待优抚户数9466户,优抚对象享受定期抚恤金人数923人,优抚对象享受定期补助人数9721人。妥善安置了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安置城镇义务兵2047人,转业、复员士官148人。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3、保险部分数据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顶山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平顶山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平顶山分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合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