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各地普遍展开。全市在校生体育达标率达99.3%。全年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及各种体育比赛254场次,参加运动员4.2万人次。我市运动员在国内外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金牌157枚,银牌107枚,铜牌104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明显改善。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1645人,环境监测人员299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个。城市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全市建成16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286.4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2个,面积达205.2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增强。城市日集中处理污水17万吨,工业废水重复用水率达9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0%。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达到265天。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641.7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6.43万人,出生率10.02‰;死亡人口3.12万人,死亡率4.86‰;全年净增人口3.3万人,自然增长率5.1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5.3元,比上年增长12.7%;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176.5元,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2903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44元,增长14.8%。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至年末,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2,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3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3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60.2万人,参加养老保险职工4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64.5万人,参加大病医疗统筹职工46万人。2005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改善。2005年,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5614张,福利院收养3519入。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9634人。全市拥有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5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2个。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和预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