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3 郑州市统计局

郑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

(2008年3月25 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综合

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4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33169元,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308.7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1亿元,增长12.3%。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由上年的3.8:53.5:42.7调整为3.6:54.1:42.3,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404.3亿元,增长22.6%,占生产总值的58.0%,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1.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4%,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5.2%,衣着价格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居住价格上涨7.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下降2.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9%。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19.4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62.0万人,增长3.7%;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5.4万人,增长1.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07.0万人,下降11.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43.2万人,增长12.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9.2万人,增长3.0%;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25.5∶34.1∶40.4。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2.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8.4亿元,比上年增长4.6%。粮食总产量171.1万吨,增长3.8%,其中夏粮总产量78.2万吨,增长0.7%;秋粮总产量92.9万吨,增长6.5%。全年棉花总产量0.5万吨,下降26.0%;油料总产量18.3万吨,增长3.2%;蔬菜总产量289.6万吨,增长2.5%;水果总产量26.7万吨,增长5.2%。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66.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6.0千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55.9千公顷,下降2.0%;棉花种植面积7.2千公顷,增长7.5%。粮经比由上年的69.5:30.5调整为70.0:30.0。

全年完成育苗面积3.9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1.8%;幼林抚育面积19.5千公顷,下降17.5%;成林抚育面积59.5千公顷,增长35.7%;造林面积11.5千公顷,增长94.2%;四旁植树1220.7万株,下降5.6%。

全年农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4千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31.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1%。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为11.5万台和11.1万辆,分别增长1.4%和1.0%。全年农村用电量37.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2%。化肥施用量(折纯)22.8万吨,比上年增长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16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923.8亿元,增长24.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9.6%;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82.7亿元,下降1.6%;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544.7亿元,增长32.6%;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8.0亿元,增长1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89.7亿元,增长32.7%;私营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94.7亿元,增长19.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9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27.7亿元,增长24.9%。主要行业增长情况为,食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210.7亿元,增长48.6%;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7.0亿元,增长3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44.3亿元,增长36.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86.0亿元,增长1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58.1亿元,增长3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9.5亿元,增长29.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快速增长,其中电解铝产量67.0万吨,比上年增长36.5%;耐火材料制品产量1267.7万吨,增长50.1%;水泥产量2108.7万吨,增长36.7%;汽车产量62261辆,增长30.6%;发电量254.3亿千瓦时,增长23.2%;速冻米面食品产量70.2万吨,增长17.7%;方便面产量32.8万吨,增长28.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6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实现利税579.9亿元,增长57.7%;实现利润365.5亿元,增长66.1%。流动资产周转速度3.6次/年,比上年加快0.4次/年;资产负债率58.2%,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安工作量552.8亿元,增长37.8%;实现利润总额13.1亿,增长81.9%;实现税金总额17.3亿元,增长3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2.9亿元,增长31.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15.7亿元,增长4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18.7亿元,增长20.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270.2亿元,下降7.8%;民间投资完成784.7亿元,增长58.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8.8亿元,增长30.0%。工业投资全年完成532.6亿元,增长63.2%,其中电子行业投资增长943.8%,纺织行业投资增长411.3%,建材行业投资增长107.4%,食品行业投资增长44.8%,机械行业投资增长79.7%,化工行业投资增长64.3%。

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2402个,比上年增长45.6%。项目建成投产率74.0%,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767.2亿元,增长15.7%。全市196项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268.4亿元,其中郑州新力电力公司三期工程、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燃气调峰电厂、郑州热力总公司东郊热电厂、河南少林汽车股份公司大型客车项目、郑州新郑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河南新能开发公司王行庄煤矿、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