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3.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安工作量267亿元,增长18.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0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1亿元,比上年增长88.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3.5亿元,增长43.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92.4亿元,增长19.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0.2亿元,增长36.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2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民间投资完成313.5亿元,增长66.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8.1亿元,增长38.0%。工业投资力度加大,全年完成212.1亿元,增长55.4%。其中电子行业投资增长716.7%,煤炭行业投资增长284.1%,建材行业投资增长68.7%,食品行业投资增长88.0%,纺织行业投资增长61.8%。 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1121个,比上年增长49.5%。项目建成投产率68.1%。新增固定资产571.1亿元,比上年增长60.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9.7%。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市156项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153.7亿元,其中郑州新力电力公司三期工程、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燃气调峰电厂、郑州煤炭集团白坪矿井、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工程、河南登封铁路二期工程等项目按计划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93.1亿元,增长15.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13.6亿元,增长12.9%。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583.8亿元,增长13.2%;餐饮业零售额109.2亿元,增长22.7%;其他零售行业零售额13.7亿元,增长11.2%。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结构,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十大零售商场在“五一”黄金周实现零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5.5%;在“十一”黄金周实现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28.5%。 商贸城建设进一步加快。年末全市共有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网点16万个,其中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企业8484个,比上年增长15.3%。商品交易市场359个,其中综合市场198个,专业市场149个,其他市场12个。批零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1166.3亿元;商品交易市场销售总额643.5亿元,增长38.0%。以连锁业为主的新兴业态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麦德龙、家世界、五星电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商业零售企业落户并迅速扩张,12个批发市场交易园区基本形成。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全市直接进出口总额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进口5.5亿美元,下降12.9%;出口13.9亿美元,增长29.0%。市属及以下企业直接进出口总额1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2%。其中进口3.4亿美元,增长8.1%;出口7.6亿美元,增长64.2%。在市属企业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6.2亿美元,增长72.8%;加工贸易出口1.3亿美元,增长37.9%。机电产品出口2.0亿美元,增长10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8亿美元,增长79.8%。从出口市场看,出口美国1.0亿美元,增长78.8%,出口香港0.5亿美元,增长7.7%,出口韩国0.6亿美元,增长22.3%,出口俄罗斯0.3亿美元,增长73.9%,出口欧洲0.9亿美元,增长88.1%,出口非洲0.5亿美元,增长104.1%。 利用外资持续发展。全年新批外资企业118个,增长1.7%;合同外资额6.3亿美元,增长0.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亿美元,增长38.6%。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扩大。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完成营业额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1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287.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2%,其中铁路187.9亿吨公里,增长5.6%;公路99.4亿吨公里,增长7.4%;航空0.3亿吨公里,增长7.8%。完成客运周转量189.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2%,其中铁路80.0亿人公里,增长7.7%;公路82.7亿人公里,增长4.8%;航空26.9亿人公里,增长6.6%。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8.2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1亿元,增长8.7%;电信业务总量103.1亿元,增长33.6%。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351.7万户,新增用户67.7万户,增长17.5%;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28.1万户,增长10.4%。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8.5万门,增长10.4%。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2.4万户,增长15.9%。 旅游业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来我市观光、旅游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境外人员2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其中港澳台同胞7.9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769万美元,增长39.5%。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达17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3%;国内旅游收入173亿元,增长29.1%。国际国内旅行社有189家,增长3.9%,星级宾馆有114个,增长1.8%,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有45家,增长2.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6.1亿元,增长28.9%。地方财政支出154.0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36.6亿元,增长26.1%。其中教育经费支出18.3亿元,增长36.4%;行政管理费支出17.3亿元,增长23.4%;基本建设支出16.6亿元,增长40.0%;医疗卫生支出5.6亿元,增长23.4%。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进一步增强。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116.1亿元,比年初增加401.8亿元,增长14.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28.1亿元,比年初增加285.1亿元,增长13.3%。其中工业贷款375.9亿元,比年初减少45.4亿元;基本建设贷款345.2亿元,比年初减少10.4亿元;票据融资431.5亿元,比年初增长208.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36.1亿元,比年初增加225.0亿元,增长18.6%。 保险业务稳健运营。全年保费收入44亿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财产险收入14亿元,下降3.7%;人寿险收入26亿元,下降4.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4亿元,增长12.0%。全年赔付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财产险赔付额7亿元,增长22.9%;人寿险赔付额2亿元,增长71.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1亿元,增长19.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