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河南省统计局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688.9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9.0%。建成投产项目395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9.8%。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2198.49万平方米,竣工率为42.7%。

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150万吨,天然原油开采110万吨,天然气开采3.55亿立方米;新、改建公路45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0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28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506万千伏安;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792公里(包括城乡电网改造);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93万门;新增高等院校学生席位3.97万个;新增医院病床5933张。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76.68亿元,增长1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03.12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35.08亿元,增长1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4%;餐饮业零售额247.15亿元,增长17.9%;制造业零售额251.91亿元,增长7.5%;农业生产者零售额178.52亿元,增长5.8%;其他行业零售额67.14亿元,增长10.2%。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消费品零售额225.6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比上年降低了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125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7.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出口总额17.15亿美元,增长14.9%;进口总额10.78亿美元,增长37.8%。在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出口增长16.0%;工业制品出口增长14.7%;机电产品增长2.9%。从出口市场看,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我省对美国和日本出口增势趋缓,对俄罗斯、英国和巴西等市场的出口增长较快。2001年对俄罗斯出口增长59.9%,对英国出口增长50.2%,对巴西出口增长17.0%。

利用外资有所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6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5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发展。全年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250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完成营业额13902万美元,增长27.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599.5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6%。其中,铁路1214.41亿吨公里,增长9.2%;公路373.94亿吨公里,增长2.7%;航空1303.69万吨公里,下降7.2%;水运11.05亿吨公里,增长3.0%。旅客周转量完成774.2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5%。其中,铁路407.55亿人公里,增长7.6%;公路358.00亿人公里,增长1.2%;航空8.43亿人公里,增长3.9%;水运3188万人公里,增长6.0%。

公路路网发展迅速。全年新增二级公路1200公里,新增通公路村739个,新增通油路平原村2668个,新增“村村通油路”的县(市)20个。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9000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41.3公里,比上年增加2.7公里。到年底,全省已通车高速公路1075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河南区位优势。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8.8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1.3%。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14.37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11.3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71部。移动电话新增用户194.12万户,年末用户达到504.62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86.97万户,比上年增长84.0%。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1年,全省大力推进郑州、开封、洛阳沿黄“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促进旅游业规模扩张。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36.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3亿美元,增长7.6%;接待国内旅游者56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4.50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各项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30.16亿元,比年初增加792.5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1398.27亿元,比年初增加191.0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634.50亿元,比年初增加462.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885.73亿元,比年初增加534.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3336.16亿元,比年初增加215.9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220.15亿元,比年初增加217.83亿元。

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本年全省新上市公司2家。截止2001年底,全省共有上市公司27家,上市股票28只,其中A股26只,H股2只。年末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378.6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全年通过股票市场发行、配股共募集资金26.68亿元。正式进入上市辅导的公司有28家。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69.57亿元,增长2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82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9.75亿元。全年赔付额12.24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9.64亿元,人寿险赔付金额2.60亿元。全年人寿险满期返还与给付额为9.58亿元,增长57.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2001年,全省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9处,招收研究生2114人,比上年增加629人;在学研究生4656人,比上年增加1427人。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64所,比上年增加12所;招生14.01万人,比上年增加2.32万人;在校学生36.91万人,比上年增加10.67万人。全省共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7所,招生2.15万人,在校学生5.04万人。普通高校附设的成人学历教育机构50处,招生6.66万人,本专科在校生14.61万人。高等教育考生录取数与报名数之比达到58%,18-22周岁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2%。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共招生67.62万人,在校学生179.86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9.99万人,在校学生85.13万人。普通高中共有819所,比上年增加58所,招生37.63万人,比上年增加6.15万人;在校学生94.73万人,比上年增加19.58万人。全省普通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1%。全省小学在校学生1070.7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661.49万人次。全年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7.42万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8%以上。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2001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9.80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全省拥有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32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4.80万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69.20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28.00亿元。全省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励350项。全年申请专利4092件,专利授权2582件。技术市场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953项,成交金额22.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