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3 滨州市统计局

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普通高中19所,在校生70940人,毕业生24586人,比上年增加3007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4368人,生师比16.2∶1,教师学历达标率94.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普通高考本科录取8436人,录取率34.2%,列全省第4位。中等职业教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招生19204人,比上年增加2371人;在校生34076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2.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教职工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295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现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在校生42504人,增长9.1%,毕业生8838人,增长9.5%,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189人,比上年增加335人。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各种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8个,图书总藏量95.67万册。出版发行报纸、期刊13.7万份,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32万册(盘),处罚违规出版物店档摊点23个,取缔非法出版物店档摊点105个,取缔非法网站1个。艺术生产创作精品迭出。大型吕剧《梨花雨》在中央十一套戏曲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并荣获全国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为吕剧的故乡赢得了荣誉。大型现代吕剧《鼓韵》获第八届省精品工程奖,实现了"精品工程"七连冠;歌曲《月湾湾,海浅浅》获省精品工程奖。《老冤蛋告状》在代表中国戏剧最高奖的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中荣获优秀编剧奖、优秀剧目奖,演员李庆春获观众最喜爱的演员奖。文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评选出10名首批优秀民间艺人,“河南张泥娃娃”走出国门,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民间美术展”。在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上,滨州剪纸、布老虎、草柳编等民间工艺品深受好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有11类63个申报项目被确立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电视台3座,广播电台8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发展数字电视用户4000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卫生机构154个,其中医院35家,卫生院76家。卫生技术人员10862人,其中执业医师3672人。卫生机构床位8852张,其中乡镇卫生机构床位1930张;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6人,万人拥有床位24.1张,增长11.1%。公共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七苗”接种率达9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4/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低于 6.9‰。新农合工作全面推开。参合农民达到264.35万人,参合率 88.6%;累计补偿参合农民医药费用8718.69万元,人均报销额48元,90.9%的村卫生室实现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体育事业跨越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在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上,获得1枚金牌、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大大提高了滨州在全国的知名度。在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曹静勇夺女子棍术冠军,实现世界武术锦标赛三连冠,入选“感动滨州?2007年度人物”。国际国内赛场捷报频传。滨州籍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5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11枚;在全省比赛中获得31枚金牌。向上级培养输送11名优秀运动员。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乡镇、街道办新建健身广场10余个,30余个社区、居民小区和单位新建健身苑、健身房、健身路径等100余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扎实推进。完成105个行政村的体育设施配建,向上级部门新争取300个行政村的体育设施配建指标。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滨州市奥林匹克公园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场馆建设进展顺利,建设速度仅次于济南,居全省第2位。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体育彩票新增终端机41台,销量突破43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实施城镇化战略,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5亿元,其中市区5.3亿元。反映设施水平的城市道路长度、路灯盏数、绿化覆盖面积分别达到879公里、45295盏和5355公顷,分别增长15.4%、41.5%、35.1%。新增供水管网长度304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62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主管道长度16公里,分别达到1065公里、957万平方米和354公里。截至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210.93平方公里,增长26.3%,城市人口达138.35万人,增长85%。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率达100%,完成村镇建设投资41亿元,增长7.1%。村镇道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和85%,分别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和0.52个百分点。继续开展以“三清四改四通五化”为主要整治内容的村庄整治,整治村庄300个。

城市生态水利建设有新突破。张肖堂干渠治理工程总长度2060米,投资1900万元。秦台河下游疏浚治理17.4公里,投资900万元。惠民县护城河治理、邹平县“一河二湖”扩容治理、无棣县明湖工程建设等县区城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5项,投资额2.79亿元。建成烟尘控制区9个,总面积141km2。噪声达标区7个,总面积87.8km2。

空气、水质量进一步改善。与上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下降4.7%,二氧化硫下降6.8%,二氧化氮上升13.8%,空气质量良好率95.9%,市城区及六县城区空气质量级别均为二级。14条市控河流中水质好转的有12条,占河流总数的85.7%。继续深入推进“六河水变清”工程实施,六河水质继续改善。

环境监测网络继续完善。COD和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成为了解污染源排污情况的有效手段。在线监测设备已有70台套,建设率、联网率、验收率均达到100%,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十二、物价和居民生活

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在消费领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2%,涨幅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5%。在生产领域,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9%,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7%。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8元,增长18.4%;人均消费性支出9161元,增长14.7%。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人均现住房使用面积达23.07平方米, 增长1.9%。

城市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量
     摩托车 辆 45 照相机 架 61
     助力车 辆 65 钢琴 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