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滨州市统计局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1999年,全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利润9.77亿元,增长52.7%,实现利税18.38亿元,增长34.9%。亏损面为10.06%,同比减少0.4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0.31亿元,同比降低40.38%。反映全区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的综合效益指数为121.62%,同比提高13.47个百分点。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水平的七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1.18%,提高1.14个百分点;资本增值保值率122.05%,提高3.7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63.83%,下降1.5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玁2.02次,加快0.2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02%,提高1.2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9024元/人,增长23.63%;产品销售率98.38%,提高0.9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结构日趋合理。1999年,全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扩大投资需求,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28亿元,同比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月报口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完成28.71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国有及控股单位投资额完成28.21亿元,增长31.9%。投资的主要特点:一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鲁北化工放大工程、山东渤海活塞集团扩建项目、邹平粮食集团深加工项目等重点项目,相继投产和取得重大进展。二是更新改造投资力度加大,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高速度,增幅达104.3%。更新改造投资增加、投资比重上升,对加速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明显好转。全区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20个,完成施工产值17.5亿元,增长5.5%,其中,国有施工企业完成产值3.2亿元,?锁5.2%。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8573元/人,增长8.5%。实现利税8980万元,增长5.2%。建筑质量意识提高,招标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达100%。

五、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区交通系统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调整运输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优势,运输能力稳定增长,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999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779.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5.7公里,二级公路1097.4公里,三级公路564公里。年末全区沥青路7761.1公里。全区公路共完成改建工作量2.56亿元,标志着全区公路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客货运输有较大的增长。全区公路旅客运输量完成了876万人,周转量8027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和7.3%。公路货运量完成1413万吨,周转量12145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1%和4.3%;海上运力发展到4560吨,完成货运量13.15万吨,周转量3378.6万吨公里。

邮政业务快速增长。1999年,全年邮政业务收入完成5617.25万元,同比增长49.66%,减亏1028.45万元。特快收入完万元,邮政储蓄达到9.5亿元,比去年底净增1.7亿元;集邮业务比上年增长61.92%,报刊发行完成流转额2023万元。

电信通信业快速发展。1999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8%。市农话交换机容量30万门。全区长途电路3500路,比上年净增502路。电话普及率达到6.31%,比上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电话拥有量20万部,比上年增长6万部。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城乡市场销售稳中趋升。全区努力扩大内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特别是国家采取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再次降息、开征利息税等一系列启动内需政策措施后,对刺激有效需求,产生了积极效应,市场销售由稳转升。1999年,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9亿元,同比增长7.8%,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从城乡市场看,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8.30亿元,增长5.8%;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6.39亿元,增长9.3%,增幅高于农村市场3.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9.25亿元,增长10.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69亿元,增长8.9%,除制造业增幅下降外,其他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墀长。集贸市场发展平稳,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市场物价继续低位运行。1999年,全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7.9%,比上年下降2.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8%,下降1.2%。其中,粮食类下降3.3%,肉禽及其制品类下降5.2%,水产品类下降5.5%,鲜菜类上升3.7%,衣着类下降1.9%,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下降1.6%,医疗保健类下降1.6%,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下降5.4%,居住类上升2.6%,服务项目类上升8.9%,农业生产资料类下降3.6%。物价走低,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出口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全区紧紧抓住亚洲金融危机有所缓和的有利时机,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努力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实施"骨干带动"战略,积极培育重点出口企业和重点利用外资项目,全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加快。据海关统计,1999年,全区进出口完成2.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进口完成422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出口完成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1%。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出口总值在全省排名比上年上升了两个位次,列全省第七位圀全部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达12613万美元,占出口总值的71%,比上年增长29.6%。

利用外资形势好转。1999年,全区新批三资企业项目25个,比上年增长19%;合同利用外资增幅较大,共实现合同利用外资38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过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有所增长,共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2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省列第8位。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长,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区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强化依法治税措施,努力组织财政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改进和加强财政监督管理。1999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35059万元,增长19.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855万元,增长19.98%,增幅居全省第三位。按分税制口径,亿元县(市)达到5个。在全省141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排名中,我区五县一市位次又大幅前移。从主要收入项目看,增值税(25%部分)完成12134万元,增长21.26%;营业税完成12034万元,增长24.76%;企业所得税完成15379万元,增长0.10%;农业四税完成10118万元,增长。财政总支出完成140092万元,增长12.02%。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连续八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支出集中体现了保重点、保稳定、促改革、促发展的要求。在支出项目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长54.42%,科技三项费用增长25.02%,教育事业费增长15.98%,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增长31.7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