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54亿元,增长14.7%;电信业务总量21.7亿元,增长17.0%;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243.2万户,增长9.5%;固定电话用户117.19万户,增长1.7%;互联网用户达到21.74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8.55亿元,增长33.0%;接待国内游客654.58万人,增长24.5%。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7.03亿元,增长22.9%,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9.7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5.72亿元,增长26.2%,拉动零售总额增长2.5个百分点。市场规模化程度继续提高,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数达到612家,增长12.3%。 城乡市场全面繁荣。全市各类市场发展到960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118处,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87亿元,增长18.8%。全市商贸流通部门完成销售收入500.3亿元,实现利税15.1亿元,均比上年增长20%。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增幅提高5.4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9.95亿元,增长21.1%,提高4.4个百分点。 非公有经济主体地位继续增强。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市场份额达83.1%,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其中,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307.58亿元,增长18.3%,市场份额为64.6%。 七、对外经贸 对外贸易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5.48亿美元,增长48.6%。其中,出口12.19亿美元,增长38.7%;进口3.29亿美元,增长101.8%。全市外派劳务人员15120人,增长13.0%。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增长15.2%。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96.74亿元,增长10.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7.1亿元,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36.43亿元,增长21.5%。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证,全市财政支出95.74亿元,增长24.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23亿元,增长9.4%;教育支出20.25亿元,增长2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3亿元,增长36.4%。全市国、地两税收入实现83.13亿元,增长16.5%。其中,国税收入49.12亿元,增长11.0%;地税收入34.01亿元,增长25.5%。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全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4.43亿元,比年初增加159.3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8.53亿元,比年初增加15.4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0.24亿元,比年初增加131.70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77.01亿元,比年初增加80.96亿元。短期贷款428.11亿元,比年初减少7.65亿元。其中,工业贷款135.70亿元,比年初减少20.05亿元;中长期贷款170.64亿元,比年初增加22.46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52.80亿元,比年初增加8.79亿元。现金投放量增加,全年现金收入2471.77亿元,现金支出2487.29亿元,货币净投放15.52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市有21448家企业参加财产保险,60.3万户居民参加家庭财产保险,192.31万人参加人寿保险。全市财产保险业保费收入5.96亿元,人寿保险业保费收入21.79亿元,分别增长23.7%、51.2%。全年财产保险共支付赔付款(给付)3.19亿元,增长19.0%;人寿保险共支付赔付款(给付)0.55亿元,增长18.8%。 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年末全市有证券经营机构2处。股民达到9.08万户,增长15.7%。客户保证金余额2.7亿元,年交易额303.39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8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1项,国内领先水平80项,国内先进水平16项。实现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14项,其中国家级5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087件,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52件,增长24.6%。专利授权量569件,增长51.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件,增长25.0%。年末全市各类技术贸易机构706个,全年签订技术贸易合同1400件,完成技术贸易合同额1.96亿元。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当年招生1.43万人,在校生4.0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在校生1.32万人;普通中学219所,在校生26.47万人;职业中学28所,在校生6.11万人;小学975所,在校生40.36万人;幼儿园、学前班462处,在园、班儿童8.45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99%。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4619人,成人中等学校在校生756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1313人。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场所8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家,全年共演出1464场次;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文化站133个;公共图书馆12处,藏书60.7万卷(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年末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调频转播发射功率12.5千瓦;电视转播发射台11座,电视转播发射功率47.9千瓦。广播播出节目10套,全年播音时间34400小时;电视节目4套,全年播出时间20063小时。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15.58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84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54处,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20处。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949人,注册护士4149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13253张。建立医疗帮扶点46个。全年举行大型义诊111次,诊疗80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7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9.2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人数409.96万人,覆盖率达到96.94%。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共承办1项国家级比赛,2项省级比赛。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40枚金牌、30枚银牌、24枚铜牌。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市区建成区面积46.5平方公里;市区自来水供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140万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3147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4120吨;市区集中供热面积890万平方米;年末已有59万城市人口用上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76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720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970公顷;城市道路长度575公里,城市道路面积1080万平方米;市区公交营运车辆500辆,年客运量325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