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有增加。摿霭偻蚬こ虜及重点考核的20种产品中,有15种比上年增长。增幅较大的有:刹车片242万套,增长135.0%;食用植物油16万吨,增长128.9%;白酒3.11万吨,增长47.9%;造纸36.61万吨,增长38.1%;金属切削机床1460台,增长37.7%;太阳能热水器9.7万台(套),增长24.0%;纱10.12万吨,增长22.0%;化肥(折纯)45.96万吨,增长19.4%。比上年下降的有小型拖拉机、炼油,化学农药、回扫变压器和平板玻璃,分别下降45.2%、27.7%、19.1%、16.7%和8.5%。 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9.38%,比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99.37%,提高1.44个百分点;重工业99.41%,提高1.51个百分点。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工业100.45%,提高2.38个百分点;集体工业99.97%,提高2.7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99.79%,下降0.72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工业97.5%,提高1.1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7.9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实现利税35.77亿元,利润21.22亿元,分别增长38.1%和42.7%。亏损面为7.87%,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0.49亿元,减少25.3%。产成品存货13.25亿元,增长5.95%,应收帐款净值平均余额17.71亿元,下降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9.12%,提高17.9个百分点,在七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15.02%,提高2.1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6.42%,提高19.5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9.97%,下降3.2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9.79%,提高1.1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25次,加快0.29次;全员劳动生产率3.49万元/人,增长15.4%。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各级进一步强化大投入意识,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多元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优化资金投向,提高投资效益,全市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初步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增长20.9%。县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76.9亿元,增长13.9%。其中基建投资34.0亿元,减少4%;更改投资23.5亿元,增长34.6%;房地产开发投资5.1亿元,增长8.5%。在县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3亿元,减少76.0%;第二产业完成36.0亿元,减少5.2%;第三产业完成40.6亿元,增长20.8%。重点工程施工进展顺利。撌罂缡兰凸こ虜完成投资60亿元。农网改造,110KV市中变电站,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省道314线德州宁津段、国道104线德州棗桑园段拓宽,德州天然气二期,天衢西路和北园路改造,禹城热电厂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已经或基本竣工;华能德州电厂三期,德棉集团替代进口技术改造、光大电力集团10万吨玉米深加工、德州污水处理厂、市区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度加快,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提高。全市资质五级以上建筑企业119个,完成施工产值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建筑工程20.91亿元,增长12.0%;全员劳动生产率48908元/人,增长44.1%。竣工产值17.11亿元,增长47.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5万平方米。出省施工人数4287人,出国施工人数103人,分别实现产值25.6万元和16万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步伐加快,整体服务水平提高,为经济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运输能力提高。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竣工,国、省道新改建工程完成路基工程80.1公里,路面工程123.2公里,完成投资2亿元。全市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6326.2公里,比上年增长5.9%,其中汽车专用公路217.5公里。全市公路密度为61.2公里/百平方公里,33个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通公路的行政村7241个。全市公路运输企业完成客运量1208万人,客运周转量70675万人公里,两项均比上年增长6.0%;完成货运量1570万吨,货运周转量12393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44%。 邮政、电信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邮电新型业务发展迅速,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增加,综合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67.5%。计费函件1637.78万件,包裹24.23万件,比上年增长3.0%。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33.1万门,比上年增长22.6%;农话交换机容量51.86万门,增长128.2%。市话用户净增5.39万户,达到23.52万户,增长29.7%;农话用户净增18.36万户,达到36.80万户,增长99.6%。电话普及率达到11.26部/百人。年末,全市无线寻呼用户13.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62万户。信息多媒体业务发展较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16万户,比上年增长3.65倍。 六、国内贸易 市场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共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市场183处,新增投入22.3亿元,新增建设面积317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各类市场发展到720处,比上年增加20处,其中年交易额超过亿元的52处,比上年增加12处。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0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4.5%。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2.79亿元,增长10.9%。从城乡市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0.74亿元,增长10.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2.05亿元,增长1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8亿元。增长3.6%;个体经济77.09亿元,增长12.9%;私营经济8.14亿元,增长12.7%;其他经济20.76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1.9%,餐饮业增长9.6%,制造业增长10.1%,其他行业增长8.3%。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销售额为38.7亿元,与上年持平。 七、对外经贸及合作 对外经贸势头良好。以外贸出口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培植出口主导产品,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初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立体式的对外开放格局。德州海关开关运营,对外开放的服务进一步健全。全年对外贸易保持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9838万美元,增长808%,其中出口12594万美元,增长45.2%;进口7244万美元,增长215.8%。利用外资增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6932万美元,增长32.0%;实际利用外资3683万美元,增长13.0%。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合同额60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外派劳务人员1205人,增长27.5%。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经贸洽谈会,共签订投资项目合同223项,引进资金合同额41.5亿元。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建设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新增基础设施投资1.98亿元;入区项目51家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全年接待国外旅游、参观、访问和从事各种交流活动的人员2000人次;派遣出国考察、培训学习、开展经贸活动等团组113批,人员226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