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物价水平上升。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9%。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上升7.1%,其中粮食、油脂分别上升4.2%和13.5%,蛋类、肉禽及其制品分别上升1%和3.1%,鲜菜上升64.9%,水产品下降0.4%;烟酒及用品上升0.2%;衣着下降4.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升2.8%;交通和通讯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0.8%;居住上升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1.6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5.38%。 对外经贸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1.4亿美元,增长71.1%,其中,出口总额7.84亿美元,增长67.4%;进口总额3.56亿美元,增长79.7%。对亚洲出口4.14亿美元,欧洲1.63亿美元,北美洲1.32亿美元,非洲、拉美、大洋洲0.75亿美元,分别占出口额的52.8%、20.8%、16.8%和9.6%。对美国出口1.22亿美元,是我市第一个出口超亿美元的国家。一般贸易出口6.64亿美元,增长72.3%;加工贸易出口1.2亿美元,增长47.6%。花生及其制品、蔬菜、肉类产品出口2.23亿美元,增长45.8%;纺织、服装、针织品1.86亿美元,增长65.6%;工艺品9367万美元,增长66.7%;机电产品6868万美元,增长55.5%;日用陶瓷、建材3340万美元,增长33.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52万美元,增长332.3%。全市有出口业绩的企业482家,出口额过100万美元的企业158家;私营企业出口1.9亿美元,增长157.7%。全年新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8份,合同额1734万美元,营业额898万美元,外派劳务389人,分别增长60%、314.8%、74.4%和84.4%;境外投资项目18个,境外投资额1065万美元,分别增长157.1%和412%。 五、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8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3%,提高6.3个百分点;上缴工商税金27.6亿元,占工商税收的66.9%,提高8.9个百分点。年末工商注册私营企业1.4万家,个体工商户18.6万户,比年初分别增加0.36万家和1.4万户;注册资金155.6亿元,比年初增长50%。951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10.2亿元,实现利税33.1亿元,分别增长39.7%和35.5%。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561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20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0.4亿元,分别增长15.5%、75.9%和67.5%,其中过千万元项目332个,合同利用外资154.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2亿元,分别占引进总量的21.3%、74.4%和65.2%。工业项目1075个,到位资金83.7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35个,到位资金4.6亿元;商贸流通项目161个,到位资金8.2亿元;基础设施项目63个,到位资金5.1亿元;文化旅游项目57个,到位资金4.2亿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28个,到位资金3.7亿元;其他项目42个,到位资金0.9亿元。在省外地区中,到位资金列前三位的是,江苏9.9亿元,北京6.4亿元,广东3.6亿元。全年新批利用国外项目142个,合同利用外资3.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6%、80.3%和138.3%。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旅游业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83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2公里。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94.44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2.39万辆。全年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16.97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2.77亿人公里。临沂机场飞机起降4330架次,航空货邮量604吨,客运量4.51万人次。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通信业务总收入22.8亿元,增长16.9%。全市固定和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48.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75.9万户,比年初增加3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1.8万户,比年初增加23.1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8.7万户,比年初增加4.6万户。 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市旅行社43个,增加3个。全年接待国内游客81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2亿元,分别增长34.9%和34.7%。接待入境游客9196人次,增长34.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06.7万美元,其中接待海外游客创汇501万美元,旅游商品创汇1105.7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26.7%。地方财政支出53亿元,增长18.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8亿元,比年初增加147.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436亿元,增加73.2亿元;企业存款112.3亿元,增加22.8亿元;财政存款11.2亿元,增加2.6亿元;机关团体存款20.7亿元,增加3.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1.7亿元,比年初增加141.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66.2亿元,增加69亿元;中长期贷款85.1亿元,增加34.1亿元。与年初相比,工业短期贷款增加6.7亿元,农业短期贷款增加41.8亿元,私营企业和个体短期贷款增加9.8亿元;基本建设贷款增加14.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增加19.6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7.6亿元,增长22.3%。其中财产险收入3.7亿元,人身险收入13.9亿元,分别增长10.6%和25.8%。赔付支出2.5亿元,增长22.2%,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88亿元,增长21.7%;人身险赔付支出0.6亿元,增长23.7%。 八、科技、文教、卫生、体育 全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56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2.7万人。实施省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0项,国家级火炬计划10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29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年技术贸易成交额1.59亿元,增长18.7%。申请专利403件,授权专利300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2家。 成功举办了中国(临沂)首届书圣文化节、第三届广场艺术节。全市各类表演团体组织演出639场次,观众54.5万人次。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6个,档案馆1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3处。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80.9%和88.2%。全年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77万小时,电视节目制作时间4089小时。有线电视用户45.57万户,出版报纸4990万份、杂志36万册。全市书店图书购进5760万册,销售图书4890万册。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临沂大学城奠基。学年末,全市各类学校3345所,在校学生167.4万人,其中民办学校132所,在校学生9.8万人。2所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1万人,在校学生2.4万人,比上学年增加0.4万人和0.8万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3519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8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2.4万人,减少5.2万人,初中升学率99.6%。小学在校学生78.1万人,减少3.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99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426人。 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成功地防止了"非典"疫情的输入,全市建立固定疫情监测点727处,发热门诊180个。临沂人民医院主体大楼交付使用,开通了空中生命绿色通道。全市各类卫生机构364处,其中医院、卫生院240处,专科防治所(站)13处。全市诊所、卫生室、医务室624处,农村卫生室3960处。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77万张,病房使用率72.4%。卫生技术人员2.17万人,其中医生9579人,注册护士607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5998人。各级医院、卫生院共完成诊疗人数1134.8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