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3 临沂市统计局

对外交往扩大,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审批经贸出国团组81批,226人次。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合同4份,外派劳务217人,合同额304万美元,营业额187万美元,期末在外人数466人,分别增长3倍、2倍、9倍、下降43%和增长18%。境外企业、境外加工贸易发展良好。

旅游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全市以开发蒙山旅游资源为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旅游业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1999年,全市共接待海外游客3351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1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2.6%和42.7%;旅游收入15.1亿元人民币,其中外汇收入16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4%和68%。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9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7%。财政支出完成31.3亿元,增长8.7%。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25%部分)增长15.5%,营业税增长20.9%,企业所得税增长4.5%。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在支出安排和拨付上坚持压一般,保重点,集中资金保证工资发放,支持农业、社会保障、各项事业费等重点支出。支农和农林水及综合开发支出增长11.67%,城市维护费支出增长16%,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2.45%,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5.6%。严格控制其它财政支出,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手段的节支作用。1999年,全市通过举办政府采购活动,节约支出1500万元,节支率13%。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全市集中调控使用预算外资金6900万元,支持了与群众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重点事业的发展。

金融业保持平稳运行。1999年,全市金融系统积极配合国家采取再次降息、征收利息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势减缓。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23.1亿元,比年初增加39.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58.96亿元,比年初增加9.0亿元;储蓄存款248.1亿元,比年初增加2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3.1亿元,较年初增加2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04.0亿元,比年初增加8.6亿元;中长期贷款26.1亿元,比年初减少2.2亿元。各项贷款中,工业贷款43.4亿元,比年初减少0.3亿元,农业贷款41.8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

保险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52.9万户家庭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38.7万人参加了人寿保险。全年财产保险实现保险额213.38亿元,完成保费收入1.77亿元,比上年增长7.06%;人寿保险完成保费收入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科学技术

全市科技工作按照“坚持创新、依托市场,信息引路,重在示范推广”的科技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实力有较大提高。全年共安排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36项,其中省级以上工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5项、星火计划项目21项、火炬计划项目2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7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50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24项,星火科技奖16项。申请国家专利226件,比上年增长10%以上。科技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科学普及工作取得新成绩。1999年,全市以农村科普为重点,全面启动科普工程。通过发放农村科普书籍和开展农村科教电影“千片进村”放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和技术引进推广工作,全市建成示范基地近百个,组织引进推广蔬菜、林果栽培管理新技术40多项和新品种90多个,发布科技信息200多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技术贸易市场有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技术贸易机构1581家,技术贸易成交额1.5亿元。民办、厂(院、校)办科研开发机构180家,民营科技企业89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

气象工作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气象预报水平提高。在积极做好常规公众天气预报服务的基础上,狠抓了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气象保障工作。成功实施了13次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增加有效降水1.6亿立方米。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得到加强。1999年,全市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3.47万吨/日,集中供热总量270万吨,供热面积497.1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559公顷,公共绿地面积607公顷。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年末全市列入国家和省限期治理达标排放计划的180家企业,累计完成治理投资3.8亿元,有144家企业通过验收,年新增废水处理能力900万吨,削减污染物2040吨;完工试运行企业15个。对重点河段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出境河流断面水质有明显改善。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学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5114人;成人高校1所,在校生2531人;中等专业学校15所,在校生1747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0所,在校生2761人;技工学校20所,在校生12000人;职业中学28所,在校生17032人;普通中学375所,在校生69.3万人;小学4159所,在校生11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1所,在校生1323人。1999年,全市初中入学人数比上年增加6万人,扩班1000个,做到了小学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进一步巩固扫盲成果,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9.2%。民办教育继续发展,1999年末,全市社会力量办学达310处,其中民办高校1处,职业中专3处,中小学70处,各类培训机构240处,形成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各类卫生机构有356处,其中医院59处,卫生院231处,疗养院1处,专科防治所(站)17处,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5718张,卫生技术人员1.9万人,其中医生8420人,护师、护士5512人,各级医院共完成门诊量1114万人次。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推进“公民健康工程”建设,全市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或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的乡镇增加到11处,全市乡镇卫生院改貌率达87%。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有11个县区的行政事业单位推行了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员达1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