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2 威海市统计局

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重点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实现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136.56亿元,增长36%,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全年新开工项目1108个,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12个。项目建成投产率31.7%,新增固定资产468.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0.6%。

房地产开发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150.22亿元,增长58.5%。从商品房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133.93亿元,增长58.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22亿元,增长4.1%;办公楼投资0.52亿元,下降58.5%;其他投资9.55万元,增长229.1%。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340.22万平方米,增长25.6%;竣工面积311.45万平方米,增长19.1%;商品房销售面积345.57万平方米,增长5.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到98%。商品房销售额103.74亿元,增长12.6%,其中住宅销售额占到97.3%。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620.5公里(含农村公路),增长0.3%。全年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旅客周转量46.36亿人公里,增长13.5%,其中,铁路2.6亿人公里,增长10.8%;公路41.46亿人公里,增长15.96%;海运2.3亿人公里,下降14.2%。完成货物周转量189.73亿吨公里,增长12.8%,其中,铁路6278.5万吨公里,下降28.6%;公路81.3亿吨公里,增长64.8%;海运107.8亿吨公里,下降8.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客运量5979.3万人次,增长18.7%;货运量8455.4万吨,增长16.2%。港口货物吞吐量3700万吨,增长16.4%;集装箱吞吐量60万标箱,增长20%。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主营业务收入18.83亿元。其中,邮政业务主营业务收入2.53亿元,电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16.3亿元。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03.5万门,与上年持平;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90.2万门,增长24.9%。年末固定电话户数119.66万户,减少2.45%;移动电话用户190万户,增长19.7%。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4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5部/百人。

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1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8.82亿元,分别增长16.6%和21.5%,其中,国内游客1585.96万人次,旅游收入149.21亿元,分别增长16.8%和23%;国外游客28.83万人次,增长7.8%,旅游外汇收入13733万美元,增长10.3%。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在居民收入提高、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及消费需求多样化等多重因素的带动下,消费市场不断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62亿元,增长23.2%,增幅创10年来新高。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1.07亿元,增长24.6%,拉动零售总额增长20.7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0.51亿元,增长17.1%,拉动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2.03亿元,增长9.1%,拉动零售总额增长0.3个百分点。

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城乡市场快速发展,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355.02亿元,增长23.8%;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8.6亿元,增长21.6%。

非公有贸易经济更趋活跃。非公有贸易经济总量、经营领域、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非公有贸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8.76亿元,增长24.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2.1%,占比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私有贸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8.4亿元,增长24.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0%,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大幅攀升,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58.5%,日用品类增长40.8%;住房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7.6%,家具类增长31.3%,金属材料类增长60.9%;汽车消费持续升温,实现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9.7%;油品类消费处于高位,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24.4亿元,增长82.7%。

七、对外经济贸易

外贸进出口增势放缓。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深化,国际市场外贸需求明显减少,我市外贸进出口明显放缓。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8.05亿美元,增长10%,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43.5亿美元,增长10.8%;出口总额74.55亿美元,增长9.6%。全年对韩国、欧盟、美国和日本四大传统市场出口额56.2亿美元,增长4.1%,占出口总额的75.4%,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我市对非洲、东南亚、南美洲、中近东、独联体等市场出口分别增长45.7%、24.1%、52.6%、18.6%和103.5%。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额26.96亿美元,增长15.8%,占出口额的36.2%;加工贸易出口47.34亿美元,增长6.6%,占出口额的63.5%,其他贸易出口0.24亿美元,下降19%,占出口额的0.3%。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额35.49亿美元,增长12%,占出口总额的47.6%,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快速发展。全年实际外汇到账外资5.26亿美元,增长31.3%。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展顺利。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快境外投资步伐,新增境外企业26家,创出历史最好水平。新增项目中中方投资额超过100万美元的项目有6个,其中过1000万美元的有3个。全年对外承包劳务业务保持良好态势,完成营业额32919万美元,增长15.7%。

对内招商引资持续发展。全年引进国内资金287.64亿元,增长10.7%;内资项目609个,其中,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22个,实际到位资金151亿元。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税收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0.63亿元,增长15.6%,其中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93.67亿元,增长14.2%,占GDP比重为5.3%,提高0.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一般预算内财政支出122.22亿元,增长18.3%。

全年共实现两税全部收入126.44亿元,增长10.6%。其中,实现税收收入124.29亿元,增长10.6%;海关代征8.95亿元,下降3.7%。

金融业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156.25亿元,比年初增加158.15亿元,增长15.8%。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126.37亿元,比年初增加153.15亿元,增长15.7%。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700.51亿元,比年初增加116.88亿元,比年初增长20%,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242.99亿元,比年初增加6.55亿元,增长2.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91.44亿元,比年初增加101.68亿元,增长14.3%。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778.45亿元,增长16%。短期贷款370.29亿元,增长2.7%,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农业贷款比年初分别增长17.9%和5.2%,商业贷款下降19.9%;中长期贷款323.95亿元,增长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