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在全部353家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企业中,有施工任务的31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调整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增幅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完成625.30亿元,增长22.4%;农村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25.09亿元,增长21.2%。从投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14亿元,增长22.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17.28亿元,增长21.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5.97亿元,增长24.0%。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实现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100.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全年新开工项目799个,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2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32.4%,新增固定资产279.2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37.2%。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9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从商品房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84.67亿元,增长20.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98亿元,增长15.4%;其他投资2.90万元,下降32.1%。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67.29万平方米,增长27.8%;竣工面积261.60万平方米,增长13.5%;商品房销售面积328.83万平方米,增长46.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到97.7%。商品房销售额92.16亿元,增长77.3%,其中住宅销售额占到94.8%。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97.9公里(含农村公路),比上年增长1.2%。全年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旅客周转量40.86亿人公里,增长9.5%,其中,铁路2.38亿人公里,增长21.9%;公路35.76亿人公里,增长8.5%;海运2.73亿人公里,增长12.9%。完成货物周转量168.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8%,其中,铁路8792万吨公里,下降2.5%;公路49.32亿吨公里,增长8%;海运117.99亿吨公里,增长9.2%。全年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客运量5039万人次,增长9.9%;货运量7278.56万吨,增长10.7%。港口货物吞吐量3180万吨,增长23.8%;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箱,增长31%。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主营业务收入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邮政业务主营业务收入3.66亿元,增长7.6%;电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16.89亿元,增长11.2%。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03.5万门,与上年持平;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12.3万门,比上年增长47%。年末固定电话户数122.6万户,比上年增长4.6%;移动电话用户158.75万户,比上年增长7.4%。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49部/百人。 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84.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0.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4%和28.4%,其中,国内游客1357.96万人次,旅游收入121.35亿元,分别增长20.2%和28.5%;国外游客26.73万人次,增长30.5%,旅游外汇收入12447万美元,增长39.4%。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在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环境日臻完善以及热点消费持续升温的带动下,全市消费品市场人气旺盛、交易活跃,消费品零售额增幅稳步提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增幅创十年来新高。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城乡市场快速发展,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86.88亿元,增长19.2%,增幅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5.75亿元,增长16.8%,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 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发展良好。全年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8.41亿元,增长21.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8.74亿元,增长17.7%。 个体、私营经济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总量、经营领域、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6.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7.9%,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2007年,我市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及国家进出口政策的变化,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外贸易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0.81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关口,比上年增长16%,其中,进口总额41.10亿美元,增长16.1%;出口总额69.72亿美元,增长16%。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额24.17亿美元,增长22.5%;加工贸易出口45.16亿美元,增长12.7%,占出口额的64.8%。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31.81亿美元,增长12.2%,占出口额的45.6%。在出口方面,韩国依然是我市重要的贸易出口国,但份额比重有所下降,由上年的32.9%降至2007年的30.8%;与此同时,对欧盟出口增长较快,增幅达到32%,所占份额同比提高了2.4个百分点,达到19.7%。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成就。“走出去”战略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境外企业21家。全年新签订劳务输出合同额419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9%;完成营业额30562万美元,增长23%。外派劳务6966人次,增长3.4%;期末在外人数13354人,比上年末增长14.4%。 对内招商引资持续发展。全年引进国内资金25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年内资项目750个,其中,在建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04个,实际到位资金127.17亿元。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56.20亿元,增长18.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82.02亿元,增长17%,占GDP比重为5.18%,同比提高0.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5.5%,同比提高3.0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3.36亿元,增长17.1%。 国税和地税收入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共实现全部收入11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实现税收收入112.35亿元,增长25.1%;海关代征9.3亿元,增长66%。两税税收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2%提高到2007年的7.7%,上升了0.5个百分点。 金融业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98.02亿元,比年初增加143.72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973.21亿元,增长18.2%;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583.63亿元,增长11.3%;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237.69亿元,增长31.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12.8亿元,比年初净增148.93亿元,比年初增长26.4%,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690.49亿元,增长27.1%;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农业贷款比年初分别增长33.4%和13.2%,商业贷款增长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