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2 东营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十一五”规划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166.14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7.7%。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8.20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959.45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158.49亿元,增长18.3%。三次产业结构为4.1:82.3:13.6。人均生产总值64907元,比上年增长17.5%,以现行汇率折算,折合8033美元。地方生产总值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农林牧渔业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发展呈现好势头。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2.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农业产值43.0亿元,增长5.3%;林业产值1.0亿元,增长14.5%;牧业产值22.2亿元,增长13.9%;渔业产值18.9亿元,增长9.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2亿元,增长7.6%。2005年全市林木覆盖率20.6%,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3.3万亩,比上年增长28.9%;亩产397.6公斤,增长1.4%;粮食总产量64.9万吨,增长30.6%。其中夏粮播种面积68.0万亩,增长44.2%;秋粮播种面积95.3万亩,增长19.9%。

蔬菜生产实现新的突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2.7万亩,其中配套完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33.6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21.5万亩。

牧业生产全面发展。通过加快园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建设“无疫区”示范园区、推进产业化经营等措施,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地位。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00个,养殖方式逐步由小户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饲养转变。畜禽出栏全面增长,其中牛出栏总量达24.8万头,比上年增长17.2%;生猪出栏91.0万头,增长11.5%;家禽出栏3707.3万只,增长17.8%;羊出栏160.1万只,增长9.9%。畜产品产量全面增加,其中肉类总产量18.5万吨,增长14.5%;禽蛋产量10.9万吨,增长9.4%;奶类产量8.3万吨,增长27.7%。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比上年增长13.3%。海洋捕捞产量11.6万吨,增长3.6%;海水养殖产量20.7万吨,增长20.5%;淡水产品产量9.7万吨,增长11.3%。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5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0.6万千瓦,增长4.1%。农用拖拉机5.1万台,增长3.9%;农用汽车2515辆,增长0.3%;农村用电量4.0亿千瓦时,增长3.8%;地膜覆盖面积11.8万公顷,增长10.3%。

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全市在“工业强市”战略决策指引下,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顺应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以工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生产规模大幅跃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工业生产保持强劲增势。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67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完成增加值86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完成增加值285.2亿元,增长57.1%。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94.1亿元,增长25.2%;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1.6亿元,增长86.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7.3亿元,增长31.0%;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8.4亿元,增长48.9%;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9.6亿元,增长73.1%;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25.4亿元,增长26.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增加值12.4亿元,增长149.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2.6亿元,增长2.0%。分主要行业看,石油开采和采掘业完成增加值601.7亿元,增长11.9%;造纸及纸制品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60.9%;石油加工业增加值86.3亿元,增长44.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37.0亿元,增长64.3%;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9.9亿元,增长57.3%;纺织业增加值20.8亿元,增长119.5%;橡胶制品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65.4%;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40.7%。

工业经济效益快速提升。工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04家,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85.8亿元,比上年增长53.2%。其中地方887.2亿元,增长70.9%。实现利税585.8亿元,增长66.4%。其中地方102.6亿元,增长64.1%。实现利润458.0亿元,增长75.9%。其中地方72.3亿元,增长69.4%。产品销售率99.23%,下降0.18个百分点。亏损面5.75%,上升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68%,比上年提高201.9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2005年末,全市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9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5.4万平方米,增长1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84.8万平方米,增长4.3%。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4.2亿元,增长2.4%。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得到改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地方完成490.4亿元,增长46.1%。全市规模以上投资597.0亿元,增长35.5%。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21.3亿元,增长25.4%;安装工程投资53.4亿元,增长26.4%;设备器具购置173.3亿元,增长55.1%。民间资本完成投资321.4亿元,增长58.7%。全市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7.9亿元,增长69.7%;第二产业投资378亿元,增长35.2%,其中工业投资360.5亿元,增长31.4%;第三产业投资201.1亿元,增长33.8%。城镇投资完成493.7亿元,增长28.5%;农村投资完成103.3亿元,增长83.0%。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投资项目1329个,比上年增长23.2%。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27个,比上年增加40个,完成投资352.5亿元,增长36.7%,占全社会投资的58.2%;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8个,完成投资183.6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0.3%。

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7.0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6.8亿元,增长46.1%,占房地产投资的57.0%。商品房屋施工面积514万平方米,增长24.3%。其中住宅364.3万平方米,增长22.4%。商品房屋竣工面积235.3万平方米,增长82.5%。其中住宅187.8万平方米,增长116.6%。销售商品房161.6万平方米,增长36.9%。商品房屋销售额32.2亿元,增长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