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物价与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支水平提高。据抽样调查,2008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29元,比上年增长1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447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7364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57元,增长10.7%。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6%。 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 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 家用电脑 58台 家用电冰箱 102台 彩色电视机 111台 移动电话 161部 空调器 101台 洗衣机 97台 家用汽车 10辆 摄像机 9架 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 家用电脑 21台 家用电冰箱 70台 彩色电视机 114台 移动电话 138部 空调器 30台 洗衣机 82台 摩托车 82辆 影碟机 71台 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56.06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49.10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6552元,比上年增长14.1%。 价格上涨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前高后低走势,累计比上年上涨4.4%,较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9、1.4和1.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5.5%。八大类价格呈现“五涨三落”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7%,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2个百分点,仍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动力。生产价格上涨较大,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依次上涨10.02%和22.97%,价格剪刀差由年初的10.98%一路走高,至前三季度达到峰值14.55%后稳步回落,至年底缩小至12.95%。 2008年各类价格指数(%)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4 食品类 112.7 烟酒及用品 102.1 衣着类 97.9 家用设备及维修类 101.8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1 交通和通信 97.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4 居住类 104.9 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122.97 3、工业品出厂价格 110.02 十一、劳动保障与人口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82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4.0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0.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7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31.3%、119.4%、127.3%和129.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2%,实现了全年控制在3.5%以内的目标,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截至年末,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达45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2%;各项社会保险费累计征缴56.2亿元,增长16.7%;社会保险费支出44.5亿元,增长25.4%。全年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79.3、154.4万人和46.3万人,与上年末相比,分别增长6.4%、12.6%和3.6%;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6万人。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人口出生率为8.79‰,死亡率为6.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5‰。年末全市总户数为140.10万户,户籍总人口为420.62万人,比上年增加1.03万人,增长0.25%;市辖区户籍人口达278.17万人,增加0.72万人。到2008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50.51万人。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 2.金融部分数据统计范围仅为人民币口径,不包括外币。 3.公路交通相关指标为初步核算数,未经交通部审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