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2 青岛市统计局

全市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444.1万平方米,增长16.3%,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635.2万平方米,增长18.1%。商品房销售面积516.3万平方米,增长13.9%。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高速公路总里程525公里。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港口吞吐量1.63亿吨,其中,矿石吞吐量5300万吨,列全国第一;进口原油吞吐量2300万吨,列全国第一;外贸吞吐量1.2亿吨,列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准箱,达到514万标准箱,列全国第三。

航空运输保持快速增长。年末拥有国内航线84条,国际(地区)航线12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480.84万人次,增长37.9%;航空货邮吞吐量10.5万吨,增长38.3%。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3.8亿元,增长27.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09亿元,增长9.0%;电信业务总量68.7亿元,增长29.4%。信函7560.6万件,下降14.7%;长途电话46762.2万张,增长8.4%;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2004年互联网用户累计达66.45万户,增长67.5%,使用时长达7.8亿分钟。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99.75万门,增长24.2%;年末市话用户达到204.9万户,其中新装电话59.47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376.32万户,其中年内新增142.46万户。

旅游业强劲增长。在旅游环境优化、节庆活动和会展经济等因素拉动下,岛城旅游业质量效益型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对外吸引力迅速上升。全市旅游总收入达207.56亿元,增长51.6%,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183.79亿元,增长50.8%;国际旅游收入2.88亿美元,增长59.2%。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09.7万人次,增长30.8%;其中国内游客2157.44万人次,增长30.4%;海外游客52.2万人次,增长53.2%。

六、国内贸易

2004年,在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消费能力有效提升和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呈现活跃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600亿大关,达605.5亿元,增长15.8%。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476.7亿元,增长16.9%,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8.8亿元,增长11.7%。

餐饮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0.7亿元,增长20.2%,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市南、市北两区的餐饮业零售额都超过10亿元,分别达到15.2和12.4亿元,增长27.5%和24.7%。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含集市贸易市场)824处,成交额738.8亿元,增长6.1%。其中:消费品市场760处,成交额672.2亿元,增长10.5%;生产资料市场64处,成交额66.6亿元,下降24.7%。

居民消费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消费热点进一步凸显。2004年,穿的、用的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114.7亿元和247.6亿元,增长15.6%和16.3%,均高于吃的商品15.3%的增幅。汽车消费保持旺盛增长,全年仅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零售额就达36.6亿元,增加13亿元,增长55.1%。

七、对外经济

根据国内国际投资环境的发展变化,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加大产业链招商,重塑产业集群,借助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对韩、日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交流,创造性地举办韩国周、日本周等经贸活动,对外经济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

对外贸易实现较快增长。青岛地区(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9.88亿美元,增长30.6%;其中,出口额157.82亿美元,增长27.4%,进口额112.06亿美元,增长35.6%。本市(不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43.32亿美元,增长39.3%;其中,出口额139.12亿美元,进口额104.2亿美元,分别增长37.3%和42.1%。外商投资企业是全市外贸出口的主体,出口额89.18亿美元,增长28.2%,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64.1%。

据青岛海关统计,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67.76亿美元,增长38.9%,其中出口额319.77亿美元,进口额247.99亿美元,分别增长35.2%和44.0%。

利用外资成绩显著。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423个,增长7.8%,合同外资67.66亿美元,增长27.2%,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8.17亿美元(新口径),增长33.1%。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继续发展。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年累计签订国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2.10亿美元,增长2.4%,营业额2.06亿美元,增长47.1%;共派出劳务人员4761人次,增长24.6%。

对内招商引资发展迅速。2004年全年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1206个,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92.7亿元,增长37.5%;其中,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48个,实际到位内资77.7亿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健康运行。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390.73亿元,比年初增加350.15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246.26亿元,比年初增加353.8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加,本外币储蓄达1171.15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89.49亿元,比年初增加180.39亿元。各项贷款稳定增长,信贷结构得到优化。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达2011.7亿元,比年初增加289.9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847.26亿元,比年初增加245.87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954.89亿元,比年初增加58.3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21.49亿元,比年初增加159.32亿元。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全市承保金额7303.9亿元。实现保费收入47.62亿元,增长1.8%,其中:财产保费收入13.98亿元,增长19.6%;人身保费收入33.64亿元,下降4.0%。赔款支出金额12.9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8.29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4.61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初步统计,2004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90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7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68项。

科技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共成交技术合同项目1362项,成交额4.1亿元。全年专利申请量3036件,授权专利1973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28所(含民办高校),其中普通高校25所,在校学生18.4万人,增长23.1%。中等学校414所,其中,普通中学331所,在校学生43.61万人,下降5.5%;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83所,在校学生16.27万人,增长29.9%。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4%。共有小学1037所,在校学生47.69万人,增长2%。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达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