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机构170处,其中文化馆8个,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3处,公共图书馆9个,艺术表演团体3个;全市馆藏图书127.9万册,文物藏品47597件。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绩。广电中心破土动工。“中华宽带网”正式向社会提供网上服务,为广电事业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广播电视作品喜结硕果,获奖数量多,档次高。全市彻底消除了广播电视空白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 图书编辑出版再创佳绩。年内共编辑出版图书51种890多万字,印数19.5万册;全市加大了新闻出版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全年审查截留不合格图书29种,查缴盗版音像制品1.5万余张,查缴非法书刊6.5万余册。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国家卫生城市”、“爱婴市”、“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817所,其中医院86所、农村卫生院100所,疗养院1所、门诊部585所、卫生防疫站11处;全市拥有病床床位1.48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03万人,其中中西医师、医士9193人,护师、护士6517人;婴儿死亡率降至7.72‰。农村卫生工作组织一体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到年末全市107个乡镇已全部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十一、人民生活、劳动保障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3元,增长8.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27元,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3247元,比上年增加156元,增长5.0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60元,比上年增长4.18%。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所增加。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0.3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1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住房质量也普遍提高。 年末全市在岗职工总人数为52.1万人,比上年下降0.9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46.7亿元,比上年增长8.64%;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8964元,比上年增长9.97%。 劳动保障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各级劳动部门坚持按照“三三制”原则,多方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保证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全年共为1.8万余名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497万元;继续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共发放养老金6.87亿元,社会化发放率100%。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年共征收企业失业保险金4500万元,收缴工伤保险金421万元。市场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年共组织下岗职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万人次,共有1万余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46.5%。 注: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和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不变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