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政电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包件增长1.48%,特快专递增长14.45%;全市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达89.84万门,增长18.7%,本地电话户数51.33万户,增长32.5%,其中市话户数增长25.42%,农话户数增长42.44%,全市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12.61%;无线寻呼和移动手机用户发展到30.9万户和22万户;淄博信息港已有上网用户2万多户,日访问量过万次。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1999年全市商品市场货源充足,买方市场特征更加明显,内贸增势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9.5%,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99.7亿元,增长11.5%;餐饮业完成24.8亿元,增长17.8%;农民对非农业居民完成14.6亿元,增长10.3%。 市场建设稳步发展,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全年新改扩建了淄川建材城二期工程、周村沙发市场五期工程、鲁中果品批发市场等27处,年末全市共注册登记商品交易市场522处,其中消费品市场483处,生产资料市场39处。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43.01亿元,比上年增长7.37%,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210.45亿元,增长5.88%,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232.56亿元,增长8.75%;城市交易额391.75亿元,增长11.05%,农村51.26亿元,下降14.34%;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发展到了33处,比上年增加3处,过30亿元的市场有4处,过亿元的市场成交额合计达365.59亿元,占全市成交额的82.52%。 全年物价总体低迷,除服务、居住和交通通讯项目外,主要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工业品出厂价格略显回升。 六、对外经贸和旅游 1999年全市外贸系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出口及利用外资都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共审批利用外资项目60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0925万美元,实际外资到位1039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到位6271万美元,下降19.9%,间接利用外资到位4108万美元,增长83.1%。至年末,全市实有注册登记的"三资"企业585家,其中中外合资510家、中外合作22家、外商独资51家、中外股份公司2家。 全年出口总值达832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8%,自营进出口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25.3%;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也实现双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2.6%;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在对世界主要地区出口中,除对大洋洲出口下降外,对其余地区全部实现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增幅为49.1%,所占比重为10.2%,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特别是机电产品的增长,表明我市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旅游业全面迅速发展,旅游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年末共有旅游涉外饭店30家(其中星级饭店8家),旅行社9家,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80个,旅游定点餐馆、宾馆11家,旅游定点购物商店6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3家;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20万人,比上年增长23.5%;接待海外游客12154人,比上年增长24%;旅游总收入18.31亿元,增长35%,其中旅游商品国内收入1.68亿元,旅游商品创汇1.51亿元。 七、个体私营经济 截至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16.31万户,从业人员35.22万人,拥有注册资金17.10亿元,分别增长7.96%、10.68%和23.67%。私营经济进一步得到扶持和发展,全年共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贷款5亿多元,目前全市已有10家私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9家私营企业被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0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12300多户,其中淄博民营科技工业园入园企业已达80多家,完成投资近2亿元,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亿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各项税收完成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6%;地方财政支出2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5%。财政已连续15年实现收支平衡。 金融部门继续贯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全市金融秩序保持稳定,各项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15.66亿元,比年初增加52.0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89.96亿元,比年初增加31.93亿元;贷款余额达327.46亿元,比年初增加12.21亿元;现金收入1193亿元,支出1157亿元,累计货币净回笼35.7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达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7%;支付各类赔款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3%;赔付率为29.19%,比上年略有增长。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配套等设施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年末建成区面积达143.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1072公里;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581.52公里;全年城市供水总量27100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扩大到1278.1万平方米;全年供应煤气总量1851万立方米,供应液化石油气总量3.62万吨,用气普及率由上年的99.96%提高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29%,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7.52平方米。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绩,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年内完成了14家水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任务,治理投资达200多万元;对年底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13家水泥企业的16条生产线实施了停产治理。全年工业废水处理量15660万吨,工业粉尘去除量92.74万吨,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98%,污水处理率40.7%。环境噪声达标面积8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面积132平方公里。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实施科技攻关计划233项,其中省级52项、市级181项。实施火炬计划14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0项,总投资2.5亿元。实施星火计划29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2项、市级10项,总投资2.78亿元。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75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12项,填补国内空白和达到国内领先、先进水平的128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90%以上。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9项;获得省星火科技成果奖6项;对107项科技成果授予了市级科技进步奖,市级星火科技成果奖60项。专利申请达到578件,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39%以上。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725家,其中市属专业科研机构24家,企业科研机构201家,民营科技企业500家。全年新发展技术贸易机构28家,总数达到363家。签订技术合同159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1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