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1997年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005个,施工总规模394.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额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5亿元,增长150.0%,占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比重为31.7%,比上年下降5.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投资为40.4亿元,增长3.3%,增幅比上年下降2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87.8亿元,比上年增长31.2%,比重为67.9%,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提高。199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成投产率49.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有:新建、扩建公路236公里,水泥23万吨/年,农用尿素6万吨/年,连铸10万吨/年,发电装机容量2万千瓦,汽车1500辆/年,摩托车5万辆/年,市内电话自动交换机13.6万门,城市供热能力19蒸吨/小时,中高等学校学生席位1.0万个,医院病床497个。同时济南绕城高速公路、顺河街高架路、济南机场二期、济南污水管网配套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容市貌发生新的变化。1997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15平方公里,比上年末扩大0.8平方公里。全年新建公共绿地面积63万平方米,年末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0平方米。年末城市道路总长达1613公里,比上年增加2公里;年末城市道路面积达1809万平方米,增加64万平方米。 城市公用事业全面发展,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年末煤气、液化气用气人口达150万人,增长18.1%;城市供气气化率达80%,提高5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扩大到1400万平方米,增长12%。全年自来水供水量2.4亿吨,增长1%。 市区公交事业又有新发展。年末公交汽车营运线路48条,年末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100标台(辆),增长9.2%;全年客运量2.9亿人次。各种类型出租汽车达1.5万辆。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质量有一定改善。年末市区内累计已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113.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81.0平方公里。小清河流域39家废水重点污染企业完成了治理任务,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全市39个单位45台污染严重的锅炉、24个水泥生产企业的42座水泥立窑得到治理,关停、取缔位于市区及市郊交通干线两侧的小石灰窑50座。城市环境空气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值0.43毫克/立方米,较上年降低6.5%;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177毫克/立方米,较上年增加6.0%;由于机动车数量增长较快,氮氧化物较上年增加73.5%,年平均值达0.085毫克/立方米。主要纳污水体小清河(济南段)水质有所改善,出境段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为50.08毫克/升,较上年降低40.9%;地下水水质优良,水库水质有所改善。城市总体声环境质量较上年略差,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70.3分贝,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6.7分贝。 六、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人口出生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1997年,全市年末总人口549.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非农业人口194.2万人,增长1.7%。全市人口出生率11.4‰,比上年上升0.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5‰,比上年减少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9‰,上升0.9个千分点。全市男女性比例为103:100。 从业人员增加,再就业工程取得明显成绩。年末全市从业人数339.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年末全市职工人数100.1万人,下降0.3%,其中国有单位职工72万人,下降0.4%。全市拥有各级职业介绍机构139家,全年安置3.1万人次就业,安置企业下岗职工5.6万人次再就业。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生活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全年发放职工工资总额79.2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8%。职工平均工资7896元,实际增长9.1%。其中市及市以下单位职工平均工资6388元,实际增长6.6%,但市属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只有6252元,实际增长1.6%。199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6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210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7.1%和15.3%。在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部分居民家庭特别是下岗职工家庭收入下降,生活比较困难。政府实施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保证了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00元,实际增长1.7%。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城镇恩格尔系数为41.9%,比上年降低7.2个百分点;农村恩格尔系数为51.2%,比上年降低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城乡居民金融资产增加。1997年末,全市居民金融资产总量达386.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20亿元,增长8.7%。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城镇竣工住宅264.1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居住面积8.1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7.1平方米。 注:1.1997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预计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济南统计年鉴-1998》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其数值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计委、经贸委确定的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及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 4.经济开放度,是指对外贸易(含非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