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2 济南市统计局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利税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实现利润32.1亿元,增长14.7%。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注4)为128.89%,提高10.9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3.76%,下降1.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78981元/人(按当年价增加值计算),增长20.72%。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9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产品销售率97.8%,较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在重点统计的28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增长的达200种,占69%。

建筑业增速加快。2002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资质等级五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50亿元,增长8.7%;实现利税9.9亿元,增长10.0%;亏损企业亏损额0.7亿元,与去年持平;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当年价全社会增加值计算)为28687元/人,房屋施工面积191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1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为保证“五年大变样”目标的实现,以城市建设、工业更新改造投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四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02年再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4.7亿元,增长17.6%,增幅高于上年5.1个百分点,是近三年投资发展最快的一年。全社会完成投资中,国有投资301.0亿元,增长22.5%,仍居主导地位;集体经济投资70.0亿元,下降1.0%;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3.7亿元,增长21.3%。在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37.5亿元,增长18.8%;更新改造投资72.6亿元,增长22.6%;房地产开发投资76.5亿元,增长22.9%;其他投资14.5亿元,增长69.7%。

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一产业投资27.5亿元,增长2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8%,上升了0.3个百分点;用于第二产业投资109.7亿元,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1%,上升了3.3个百分点,其中用于工业投资101.5亿元,增长33.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5.1%;用于第三产业投资267.5亿元,增长11.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1%,下降3.6个百分点。

商品房开发投资活跃。2002年全市商品房开发投资74.6亿元(包括土地购置),增长27.5%,其中住宅投资完成64.2亿元,增长35.2%,占商品房开发完成投资的86%。商品房屋竣工面积262.6万平方米,增长37.6%,竣工房屋价值41.2亿元,增长70.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1.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35.4亿元,分别增长48.2%和94.5%。

投资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1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房屋竣工面积614.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46.9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5.6%和12.6%。全市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0.5%,项目建成投产率(不含房地产投资)46.4%。新增一大批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是:水库容量4600万立方米;载货汽车1万辆;水泥60万吨/年;移动交换机17.5万户;改扩建道路267.6公里;道路扩建面积18.6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83.3公里;城市公交车辆购置320辆;中高等学校学生席位11450个;医院病床608张。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2002年,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21.9万人,按可比口径比上年末增长11.2%。高等教育学校70所,比上年增长11.1%,在校生38.3万人,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普通高校18所,在校生21.4万人,增长25.1%;成人高校12所,在校生12.9万人,增长158.5%;民办高校40所,增长48.1%,在校生4.0万人,增长60.0%。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6.1万人,下降3.2%,其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7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4.0万人,下降5.8%,其中:社会力量办学1.4万人;小学在校生38.7万人,增长2.1%,其中社会力量办学0.2万人,增长6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58%;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685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支出3072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共实施各类科研计划286项,在新上项目中,国家级30项,省级78项。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52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19家。建立产学研基地累计达到15家。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累计达到287家;受理科技专利申请2267件,比上年增长54.1%;授权专利962件,比上年增长31.6%。全市民营科技企业1860家,年技工贸总收入达140亿元。全市技贸机构1896家,技术合同成交额58.6亿元。

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快速发展。2002年,全年新引进项目355个,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别增长42.6%、45.8%;当年新开工面积11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08%、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增长59.7%。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4项,增长21.6%,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7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1项。

六、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较快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450.5公里,比上年末增长1.8%,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4330.8公里,增长1.2%(高速公路189.9公里,26.5%)。全年客运量6179万人,比上年下降1.9%;货运量14018.5万吨,增长7.4%。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2002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2.6万门(含接入网设备),增长3.3%;年末全市电话用户156.8万户,增长19.2%,其中市话(含小灵通)118.3万户,增长21.6%;农户38.6万户,增长12.5%;移动电话用户119.9万户,增长37.8%;注册拨号及宽带网用户64.4万户,增长12.7%,其中宽带网用户12.8万户,增长80.3%。

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加大,先后举办了“济南民俗风情旅游节”、欢乐泉城花车大巡游、国际艺术歌会、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促进了旅游业蓬勃发展。200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02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012.6万人次,增长21.2%;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10.1万人次,增长3.8%。旅游总收入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5.7亿元,增长29.4%;国际旅游创汇3607万美元,增长6.9%。

七、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3.6亿元,增长14.1%;餐饮业零售额61.3亿元,增长26.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零售额73.7亿元,增长3.9%;集体经济零售额74.1亿元,增长3.6%;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188.6亿元,增长18.0%;其他经济零售额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在消费品零售市场竞争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147.8亿元,增长3.6%;非公有制经济完成零售额298.7亿元,增长17.2%。连锁企业迅猛发展,商品销售收入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19.1%,同比提高了2.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