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继续稳步增长。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18.0公里,比上年末增加607.0公里。胶(州)—新(沂)铁路山东段296.6公里建成通车。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周转量10.0亿人次和432.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2%和1.0%。水路旅客运输量、周转量达到1115.0万人次和5.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0.3%和9.6%。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9.8亿吨、周转量527.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7.0%和10.6%。水路货物运输量4645.0万吨、周转量1847.0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9%和11.6%。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6亿吨,增长16.1%。铁路旅客发送量3304.0万人次,下降7.4%;旅客周转量220.1亿人公里,下降10.7%;货物发送1.4亿吨,增长2.5%;货物周转量1000.5亿吨公里,增长8.1%。其中,省地方铁路全年发送货物982.0万吨,周转量5.3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9%和3.9%。

民用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75.7万辆,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私人轿车30.3万辆,增长38.3%。私人轿车占轿车拥有总量的57.2%。

航空业持续发展。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12.4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客运量605.7万人次,增长6.5%。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为334.3亿元,增长17.9%;邮政业务总量36.0亿元,增长13.7%。年末长途电话电路26.6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62.6万路端。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9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08.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9.0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254.0万户。

旅游业受“非典”影响,国际国内游客及旅游收入均出现下降。接待国际游客77.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0.5%;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7亿美元,下降21.7%。接待国内游客8918.0万人次,下降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2.8亿元,下降5.0%。全年旅游总收入573.4亿元,下降6.1%。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实力有新的增强。全省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2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12.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增值税(25%部分)和营业税分别增长13.3%和23.0%。在境内总收入中,国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874.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66.1亿元;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412.2亿元,其中地方收入332.6亿元;财政等部门组织各项收入821.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4.1亿元、基金预算收入112.8亿元、预算外资金收入259.3亿元。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重点事业发展得到保证。全省地方财政支出1009.1亿元,增长17.2%;其中,农业支出61.7亿元,教育支出178.8亿元,科技支出19.8亿元。

存贷款余额双过万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38.2亿元,比年初增加2190.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396.6亿元,比年初增加662.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68.3亿元,比年初增加960.1亿元。居民持卡用卡意识增强,全年新增银行卡备付金和保证金存款26.3亿元,余额达到68.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467.1亿元,比年初增加1908.8亿元。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899.2亿元;其中,新增工业短期贷款292.7亿元,新增农业贷款249.1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705.9亿元。年末个人消费信贷余额828.2亿元,比年初增加316.2亿元。

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稳步发育。全年有1家公司在境内上市,2家公司增发股票,1家公司配股,2家公司在香港上市,1家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可转债,共融资49.8亿元。截止年底,全省有证券公司3家,省内有证券营业部137家,共有境内上市公司69家,境外上市公司9家(其中三家同时在境内上市),上市股票82只,上市公司累计融资已达569.0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已有13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已营业的各类专业保险中介机构43家,从业人员18.0万人。全省保险公司合计资产总额为456.1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实现保费收入283.8亿元,增长26.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9.1亿元,增长6.9%;人身险保费收入224.7亿元,增长33.3%。财产险和人身险的比重分别为20.8%与79.2%。全年保险业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56.9亿元,增长24.6%。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倍受重视。共取得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896项;其中,具有国际领先先进水平的有466项,具有国内领先先进水平的有2276项,有486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成效显著。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288项,星火计划项目198项。专利工作成绩斐然。专利申请量15794件,比上年增长22.9%;授权专利9067件,增长24.3%。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5280个,增长11.0%;专职从业人员18.9万人,增长11.0%;签订技术合同24368项,增长26.5%;合同金额52.6亿元,增长51.2%。年末共有两院院士3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459人。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绩突出。监督检查5万余家企业的6.6万余批产品,企业合格率为89%。24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截止年底,共有94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13个产品被国家确认为“中国名牌”。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278个产品通过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验收,75个产品使用采标标志,使用标志产品累计684个。有23家企业通过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评价。

气象服务为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完成了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任务,110个地面气象站建成地面自动遥测气象站,建设海岛(岸)加密观测自动气象站11个。省海洋气象台开展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对外发布气象指数预报8类17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取得良好效果,增加降水7.5亿立方米,减少冰雹损失约9.6亿元。

防震减灾工作取得新进展。对12个地震台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省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台站增加到19个。完成流动地磁观测724个测点2.4万公里,流动重力观测212段7880.0公里。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在校生规模继续扩大。27个培养研究生单位共招收研究生1.0万人,比上年增长48.1%;在校研究生2.2万人,增长38%。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27.4万人,比上年增加5.5万人。其中,本科招生11.6万人,增加2.6万人;专科招生15.8万人,增加2.9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76.1万人,比上年增加17.8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38.4万人,增加8.4万人;专科在校生37.7万人,增加9.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和在校生人数明显增加。普通高中招生63.8万人,在校学生达169.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5.9万人和22.1万人。普通初中招生129.1万人,在校学生485.3万人,分别比上年减少14.6万人和57万人。小学在校学生642.8万人,比上年减少19.8万人。小学招生107.9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138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751所,共招生37.0万人,在校学生90.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