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农林水利业的投资19.8亿元,增长33.1%,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5%上升为2.8%;能源工业投资172.7亿元,增长20.6%,比重由上年的24.1%上升为24.6%;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120.1亿元,增长25.7%,比重由上年的16.1%上升为17.1%。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较为顺利。35项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59.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3.0%,其中9项国家重点工程完成年计划的95.3%。建成和部分建成投产项目13个,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天然原油开采35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40万千瓦,港口吞吐能力95万吨,铁路279公里,高速公路89公里。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10亿元,增长14.5%。国有和县以上城镇集体建筑施工企业共竣工房屋面积1273万平方米,增长2.8%,房屋竣工率34.8%。国有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53625元/人。实行投标承包的单位工程2791个,面积949万平方米。

四、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1996年,全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客货运输量增加。全省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028公里,年末达到57271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里程43921公里,比上年增加4041公里。全省完成公路货运量58270万吨,增长4.7%,客运量3.6亿人次,增长10.2%。港口吞吐量达12081万吨,增长13.7%。

地方铁路建设迈出新步伐。1996年末,全省地方铁路通车里程达334.3公里;全年发送货物532.7万吨,周转量4.0亿吨公里。

航空事业进一步发展。1996年末,全省拥有通往88个城市的航线98条,其中国际航线3条,港澳航线5条。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4.9万吨,增长29.4%,客运量达到319.3万人,增长22.6%。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9.8亿元,增长30.8%;业务总收入完成66.9亿元,增长28.0%。年末全省长途电路5.3万路,比上年净增1.3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23.6万路端,比上年净增4.4万路端。全省实现城市电话程控化,农话程控率达到95.4%。全省公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03.2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5.38部/百人,比上年增1.32部/百人。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繁荣稳定。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3%。

农村市场繁荣活跃,城镇市场相对平稳。全省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44.2亿元,增长24.7%,高于城镇市场增幅5.1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71.5亿元,增长19.6%。

国有经济零售额稳定增长,非国有经济零售额大幅增长。国有经济零售额445.2亿元,增长2.4%,比非国有经济零售额增幅低27.1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0.7%下降为25.9%。非国有经济零售额1270.5亿元,增长29.5%,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9.3%上升为74.1%。其中集体经济零售额411.1亿元,增长8.2%。

各行业零售额全面增长。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83.4亿元,增长17.9%,餐饮业零售额146.7亿元,增长36.4%,制造业零售额210.9亿元,增长23%,其他行业零售额274.6亿元,增长26%。

吃、穿、用商品零售额持续增长。吃的商品零售额748.7亿元,增长17%;穿的商品零售额299.2亿元,增长21.4%;用的商品零售额667.7亿元,增长26.1%。从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商品销售情况看,全年零售额增长速度较大的消费品主要集中在书报杂志、文体用品、化妆品、服装鞋帽和家用电器等类,其零售额增幅在19.7%和58.3%之间。家电市场竞争激烈,全省批零贸易企业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的零售量分别增长15.5%、23.1%、19%;而录音机、电风扇、录像机销售明显趋缓,其零售量分别下降3.3%、33.2%、35.2%。

集贸市场发展迅速,商品成交活跃。截止到1996年底,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已发展到8763处,比上年增加317处。其中城市1300处,增加98处;农村7463处,增加219处。消费品市场8334处,生产资料市场达429处。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由上年的206处增加到242处。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达1964亿元,增长26.7%。其中,城市1304.3亿元,增长28.03%;农村659.7亿元,增长24.23%。

生产资料市场商品供给充裕,但市场需求平缓。全省物资系统生产资料购进总额222.5亿元,比上年下降16.4%;销售总额238.1亿元,下降18.6%。从九大类商品销售情况看,除石油及制品类销售略有增长外,其余八大类均呈下降趋势。全省供销社系统累计实现生产资料销售额116.7亿元,增长18.4%。主要商品中,化肥销售1109万标准吨,增长19.6%,农药销售5.4万吨,增长1.1%,农膜销售4.5万吨,增长7%;农药械销售79.4万架,增长19.2%。全省农机公司系统累计实现系统外销售63.7亿元,增长12.6%。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销售增长较快,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销售9250台,增长34.9%;大中拖配套耕种机具销售11210台,增长87.1%;联合收割机销售3346台,增长2.9倍。农用运输车销售2.58万辆,增长36.1%;农用动力机械销售23.6万台,增长18.5%。

六、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对外贸易进出口稳定增长。1996年全省外贸出口总额10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9.0亿美元,增长26.1%,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45.1%。自营进出口异军突起,目前全省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820家。全年自营出口33.1亿美元,增长18.1%。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占全部出口的7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8.1亿美元,增长16.1%,占全部出口的16.6%,提高1个百分点。进口总值(海关口径)69.8亿美元,增长20.6%。

利用外资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新签利用外资项目5449项,比上年增长8.2%,协议外资金额59.9亿美元,增长12.5%,实际利用外资32.6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175个,下降20%,协议外资金额5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下降1%;平均项目规模比上年增加77.5万美元,达到248.2万美元;大项目增加,新批项目中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超过140家;利用外资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项目的合同外资额占总数的89%。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880项,合同外资额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9亿美元,期末在外人员23355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8%、34.7%、58.3%和44%。全省在海外新办各类企业58家,新增对外投资939.6万美元,使我省兴办的海外企业累计达到417家,对外投资累计达到1.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