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国际交往日益加强。友好城市结对又有新进展,全年对外新结友好城市9对,累计达到75对,遍布除非洲以外的四大洲22个国家。旅游业更加活跃,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53.2万人,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外国人36.4万人,港澳同胞7.1万人,台胞8.7万人,分别增长19.5%、4.5%和20.2%。初步测算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96亿美元,增长27.7%。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超额完成预算任务,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1996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1.7亿元,占预算的120.5%,比上年增长35.0%。财政支出完成359.3亿元,占预算的116.3%,比上年增长30.2%。全省已连续十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全部消化了历年财政赤字。

金融形势平稳发展。1996年,全省继续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93.8亿元,比年初增加885.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31.7亿元,比年初增加239.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17.7亿元,比年初增加612.7亿元;贷款余额3680.2亿元,比年初增加62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766.4亿元,比年初增加446.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98.2亿元,比年初增加88.8亿元。货币回笼情况较好,年内累计净回笼货币72.6亿元,比上年多净回笼45.3亿元。

八、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实力有了较大提高。1996年,全省各类科技人员已发展到240多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77人,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15人;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388项,比上年增长4.2%,其中国际先进水平的471项,国内先进水平的2353项;全省专利申请量达6124件,增长32.4%,授权专利2630件,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24项。

科技投入引起各级重视。96年市县财政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亿多元,50%的市地和118个县市区达到当年财政支出的1%,57个县超过100万元。企业技术开发研究经费达30亿元,其中自筹16亿元,占53.3%。

技术开发与推广规模扩大,效益提高。1996年末,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拥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67家,其中国家级18家,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有所增强,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省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投入建设资金225亿元,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240多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00家,共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400项。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星火计划499项,其中国家级100项,投入资金47亿元。共获省科学技术星火奖94项,并授予24个企业为省级星火示范企业。

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1759个,从业人员15.7万人,其中科技人员7.6万人,当年签订技术合同20688项,合同金额达22.3亿元。

气象、测绘、技术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及技术水平继续提高。气象部门比较准确及时地预报了各种自然灾害,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测绘部门完成基础测绘平面控制测量319点,高程控制测量648公里,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图2944平方公里,1054幅,其中1:1万测图2575平方公里,编制各种地图144幅,航空摄影556平方公里,向社会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图10430张,各种挂图50万份,公开出版地图56种,82万张(册),航空照片8304张,大地成果6900点(组)。技术监督部门共制订省级地方标准25项;采用国际标准435项;全省工业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86.3%。新建计量标准97项,复核159项;完成质检机构计量认证120家,年末全省累计已有770多个计量检验机构。全省共抽查1279个生产企业的92种(类)1415批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8.8%。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配套等设施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23亿吨,供水普及率达到95%;年末全省已有850万城市人口用上了煤气、液化石油气;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500万平方米;年末城市道路长度达1.2万公里,面积1.6亿平方米;公共交通特别是出租汽车和无人售票公共汽车有很大发展,年末营运车辆达6800辆,出租汽车达到3万辆,营运线路总长度2万公里,年客运总量14亿人次;年末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0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1平方米;年内清运垃圾粪便685万吨,垃圾粪便处理厂100座,年处理量达到580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全省各级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年内全省共关停取缔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十五“土(小)”企业1990家,其中关停取缔5000吨以下的小造纸厂464家,全省在册的十五“土(小)”企业和小造纸厂全部关停取缔。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主要河流水质有所好转,部分城市空气污染有所减轻。

十、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各类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全省共招收研究生1745人,比上年增加244人;在校研究生4689人,增加638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5.65万人,比上年增加933人,在校生16.9万人,增长5.6%。

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1080所,在校生86.9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到56%。普通高中在校生为67.9万人,增长8.5%;普通初中在校生为444.4万人,增长8.9%。

初等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小学在校生971.9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6.0%,提高2.14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园儿童达244.7万人,比上年下降6.9%;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8万人,增长12.5%。年底全省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102个,比上年增加了25个。

成人教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网络。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6.0万人,在校学生19.4万人,比上年减少了2.5%;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22.4万人,增长9.8%。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835.0万人次,成人中学在校生数为1.6万人,成人初等学校在校生为51万人,扫除文盲20.8万人。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省有各类医院及卫生院3139所,比上年增加35个;医院病床18.7万张,增长2.7%。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8.6万人,增长5.8%,其中医生12.8万人,增长7.6%;护师50897人,比上年增加2524人;护士29748人,比上年增加了1585人。中医事业发展加快,中医科病床1.87万张,比上年增长10%,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9万人,增长4.4%。农村卫生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100个县(市、区)完成或基本完成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占农业县(市、区)总数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