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商贸流通优势日益凸显。投资22亿元打造上饶汽车城、国际家具城、江南商贸城、万年珍珠贡米城、鄱阳湖国际水产城等23个建成和在建的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使上饶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6.1%。 从城乡看,城市消费品市场需求相对活跃,累计实现零售额32.6亿元,增长18.26%;农村市场(县及县以下)需求比较稳定,实现零售额91.2亿元,增长15.59%,增幅比城市低2.67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5亿元,增长32.6%,增幅高居各行业之首;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0.1亿元,增长14.4%。 消费档次明显提高。轿车正在逐步走向家庭,城市移动电话向普及化迈进,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商品房热销带动家具及建筑装潢材料销售活跃,家用电器类商品中摄像机、高档音响、大屏幕彩电等高科技产品倍受青睐。全年在城区居民八大消费支出中,五升三降:居住消费增幅最大,为34.16%;衣着和交通与通讯消费增幅分别为18.25%和22.06%;食品消费增长8.67%;医疗保健消费增幅最低仅为8.51%;杂项商品与服务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分别下降了59.41%和14.25%;家用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则下降13.48%。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市外和境外资金逐渐进入我市流通领域,各种超市、连锁店、配送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给商业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新的理念,优胜劣汰机制明显增强,市场建设步伐日渐加快。年末全市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6个,成交额达6.25亿元,占全部成交额的5.0%。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进一步加快“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步伐,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3%。引进市外资金157.5亿元,增长11.28%。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82亿美元,成为全省3个利用外资和出口总额双过亿元设区市之一,同比增长89.58%,其中外贸出口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全市经济外向度达5.02%,比上年同期提高1.88个百分点。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89758万吨公里,增长0.88%,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67433万吨公里,增长0.7%,水路货物周转量22325万吨公里,增长2.17%。完成旅客周转量215604万人公里,增长6.5%,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12528万人公里,增长6.6%,水路旅客周转量3076万人公里,增长1%。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9亿元,增长6.4%;电信业务总量5.51亿元,增长19%。住宅电话发展迅速,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3.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0.99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7.56万户,比上年增加3.36万户。 旅游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450万人次,增长38.9%,国内旅游收入23.12亿元,增长21.9%;接待入境游客1.2万人次,增长35.5%,旅游外汇收入452万美元,增长15.9%。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26.8亿元,增长2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亿元,增长24%,县级财政实力增强,12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超亿元11个,其中超5亿元、3亿元各1个,超2亿元2个;财政收入超过500万元乡镇由上年31个增加到40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乡镇由14个增加到24个。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2.96亿元,增长23.3%,各项重点支出和应急支出得到保障。 金融存贷款适度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3.03亿元,比年初增加43.63亿元,增长15.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51.75亿元,比年初增加5.91亿元,增长12.8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41.39亿元,比年初增加29.66亿元,增长14.01%。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6.56亿元,比年初增加47.16亿元,增长17.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77.7亿元,增长7.78%;中长期贷款余额为97.21亿元,增长37.61%。个人消费贷款规模扩大,年末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0.24亿元,比年初增加10.65亿元,增长54.3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2.54亿元,增长1.74倍。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38.02亿元,增长8.7%,金融机构现金支出918.22亿元,增长8.8%,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19.8亿元,比上年多回笼1.37亿元。 保险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全市保费收入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8亿元,下降2.82%;人身险保费收入5.68亿元,增长2.34%。全年支付各类赔款总额1.41亿元,下降25.4%,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0.86亿元,下降5.49%;人身险短期赔款和给付金额0.54亿元,下降44.9%。年末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0581人,同比增长11452人;实际缴费人数198234人,同比增长7410人。全年应缴养老保险25688万元,实际征缴24442万元,收缴率达92.4%。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94521人,全年实际支付养老金36668万元,养老金发放率100%,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保人数占职工比率8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实施一批重点科技攻关和科技推广项目,德兴市保持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余干县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全年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34个,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3项,合同成交额7051万元,比上年增长50.79%。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整体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市共鉴定科技成果34项。专利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三种专利申请105项。专利授权数为55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量的23.21%。 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普九”攻坚取得新突破,基础教育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普通高中教育取得新跨跃,职业教育在困境中快速崛起,民办教育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的发展速度。全市教育结构布局日臻优化,办学方式日趋多元化,办学质量日益提高。 2004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520所,在校生1377063人,其中高校在校生22106人,比2003年增加2452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853人,增加294人,职业高中在校生17209人,增加6105人,高中在校生111654人,增加17624人,初中在校生372996人(入学率95.78%),小学在校生67336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6%),幼儿园在校生100909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