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1 上饶市统计局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文化事业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创造了一大批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产品。市图书馆已开工建设。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2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2个。全市共有广播电台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4.8%,比上年增加1.45个百分点;电视台4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6.65%,比上年增加1.42个百分点。一批优秀文艺、广播影视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其中:赣剧《詹天佑》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儿童剧《我长大了》荣获第十七届田汉文学剧本奖。弋阳腔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加强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年末全市共有医院72个,农村卫生院23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所(站)13个,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109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995人,其中:医生5042人,注册护士3832人;在农村,有乡村医生9439人。

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奋勇拼搏,共获得7枚金牌、3枚银牌和4枚铜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群众体育运动进一步普及,在全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取得二等奖,团体总分第三名,全省首届机关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全年共发行体育彩票0.21亿元,比上年增长5%。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环境质量总体基本保持了稳定。2004年上饶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1.79,比2003年降低0.61,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级别为二级。全年空气质量为优级的天数91天,优级率占25%;为良好天数为272天,良好率占74.4%。全市地表水水质状况为优,Ι∽Ⅲ类的达标水质断面比例为96.3%,比2003年上升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1.9分贝,达到国家1类标准值。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04年全市烟尘排放量1.46万吨,烟尘排放达标率89.61%;工业粉尘排放量1.63万吨,粉尘排放达标率90.47%;工业废水排放量4650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9.6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8.7%。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得到加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迅速。共有自然保护区10个,占地面积341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6个,占地面积592平方公里,森林公园5个,占地面积1295平方公里,饮用水源保护区10个,占地面积158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了10.46%。

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通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共取缔、关闭和整改违法排污企业39家,对23家老污染源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加强了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已有3家工业园区履行了环评手续;撤销了83项降低环评等级、违规审批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手续。

环保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24个,比2003年增加23个,包括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在内的各项环保投入达6.17亿元。投资1.05亿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4万吨/日)建成投运,出口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要求。日处理5吨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中心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即将全面竣工投运。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取得积极成效。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94‰,死亡率5.99‰,自然增长率为7.95‰,与上年相比,人口出生率下降0.1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0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为631.1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73元,增收800元,比上年增长11.81%,同比加快2.25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912元,增收529元,增长22.18%,同比加快15.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6:1。市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95元,比上年增长6.9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78元,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1.03和32.8平方米,增加0.23和0.77平方米。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361元,增长10.53%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全年共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2372.7万元,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445.5万元。免费培训下岗职工19889人,跨市劳务输出95.4万人。全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031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573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664人。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3.35%,处于调控目标以内。

“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为9.5万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6669万元,当期养老金支付率100%,社会化发放率100%。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缴社会保险费率均为100%,为8134个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887.3万元。清理并偿付拖欠劳动者工资6983元,其中清偿农民工工资6573元。从库区、偏僻山区移民6001人。建立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并提高了救助标准;制定了城市特困群众的救助措施,按国家统一部署,增加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有12.3万人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金7669万元,人均领取的补偿额由上年的45元提高到52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12个,收养人数8332人,提供床位9130张;农村敬老院229个,收养人数11162人,提供床位11347张,社会救济总人数57.28万人,光荣院42所,收养人数1217人,提供床位1320张。全市城镇共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000余个,比上年增加400余个。全年销售电脑彩票2600万元,应得福利资金312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所列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利润、税金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价值,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价值。表示一年内生产的可用于社会最终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4)个别数字与年初的快报数略有差距,以正式公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