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运行。2005年宜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5.7亿元,其中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11.5亿元,增长14.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达73.2%。全年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92.2万平方米,增长3.6%;商品房销售额12.3亿元,增长56.7%。 宜春市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火力发电120万千瓦/年,水泥216.6万吨/年,胶合板3.1万立方米/年,粮食仓库库容1000万公斤,改建公路272.3公里。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义务教育“一费制”全面实行,“两基”迎省复查年检全部完成,樟树市被授予“江西省巩固提高‘两基’工作先进市”。宜春市普通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中心城区部分学校结构调整稳妥推进。高安师范成建制并入宜春学院,宜春学院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规模分别达1.6万人和1.1万人。2005年,宜春市普通高校招生26474人,增加5142人;在校学生23649人,增加3433人。中等教育稳步发展,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3672人,在校学生10247人;普通高中24所,招收学生4477人,在校学生11246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2.86万人,相当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32.8%。普及义务教育又有新进展,普通初中198所,初中学生23万人;小学1759所,小学学生42.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6.6%。幼儿教育蓬勃发展,在园幼儿85521人。成人教育取得新成绩,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753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1827人。 科技队伍壮大,人才工作有新进展,已选拔出6名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65名学术学科带头人、315名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年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969人,其中25789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科研取得新成果。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户,省级民营科技园4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户。全年取得科研成果40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成果1项,专利申请304项。技术贸易机构17个,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04项,成交额7277.78万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客货运输营运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公路、水路客运量5092万人,比上年增长0.35%。旅客周转量24.17亿人公里,增长2.5%。公路、水路货运量4498.3万吨,增长3.0%;货物周转量40.10亿吨公里,下降5.6%。全社会营运机动车辆拥有量3.24万辆,增长26.1%,其中汽车2.88万辆;其他机动车0.36万辆。 邮电通信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宜春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固定电话用户达8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8.6%,宜春市固定电话普及率16.09部/百人,其中住宅电话66.4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4.0万户,增长30.2%,宜春市移动电话普及率17.8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44万户。邮电通信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旅游业发展提速。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年宜春市国内旅游人数320.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6%,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2亿元,增长42.8%;全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共计7776人次,比上年增长42.6%,旅游外汇收入257.18万美元,增长26.5%。 七、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消费结构悄然改变,假日旅游、通信电子产品、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城乡消费品市场同步繁荣。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62亿元,增长15.6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3.34亿元,增长12.02%。城市、农村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分别为36.2%和6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4.69亿元,增长13.28%;餐饮业零售额9.64亿元,增长14.18%。 八、对外经济和横向经济联合 宜春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2005年,宜春市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达11014万美元,增长84.5%。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化工产品、有机食品、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分别增长50%、95%和65.9%,占到出口总额的58.8%,化工产品已成为最大出口产品,达到1850万美元。出口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宜春市外贸出口企业达到150家,出口1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26家,占出口总额的87.6%。其中500万美元以上企业6家,占出口总额的41.5%。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亿美元,达21239万美元,增长64.2%。招商引资项目向工业园区聚集。2005年,宜春市10个园区内招商签约资金167.8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9.62亿元,同比依次增长32.6%和80.2%。2005年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21个,引进超1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0个。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保持稳定.200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8.58亿元,比年初增加57.51亿元,同比多增3.3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59.33亿元,比年初增加7.38亿元;财政存款4.19亿元,比年初减少0.54亿元。2005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17.72亿元,比年初增加24.7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51.76亿元,比年初增加18.52亿元;中长期贷款58.98亿元,比年初增加1.79亿元。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25.77亿元,比年初增加3.69亿元;农业贷款45.8亿元,比年初增加13.38亿元。全年现金收入1158.0亿元,支出1158.8亿元,净投放现金0.8亿元。 保险业加强服务创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保费收入7.19亿元,增长3.8%,其中财产保险1.5亿元,下降7.4%,人身保险5.69亿元,增长7.2%。全年支付各类赔款1.23亿元,其中财险赔款0.97亿元,人险给付0.26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大文化产业发展正式启动,策应中心城“江南生态休闲城市”的战略定位,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初步确立了“一带五区六中心”的总体发展框架。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三大文化活动,万载傩舞踩街表演和傩面具展览夺得“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金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年末宜春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站)174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0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1.58%;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5.06%。城乡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33个。有线电视用户28.1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