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1 赣州市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加快发展。全年房地产投资20.14亿元,增长49.81%;商品房销售额16.91亿元,增长49.65%,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49.73%,所占比重为99.6%。

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市有15个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达14.03亿元。赣定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赣龙铁路全线贯通;昆厦高速公路赣州段、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赣州段已立项,高速公路“两纵两横”构架初具雏形。赣丰线公路改造、吉安至赣州500KV输变电等工程进展顺利。

五、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全市完成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74.08平方公里。新建、改建了城市道路面积239万平方米、排水管道132公里、公厕25座、垃圾中转站10座、桥梁11座,新增城市供水能力6.2万吨/日,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5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75%。中心城区共完成投资8.31亿元,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8.27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32平方公里。通过实施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城市出入口重点工程、小街小巷改造工程、路灯照明工程,中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快速提升。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市村镇建设总投资14.2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1亿元,较大地改善了村镇人居环境。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近2.4亿元,新建县乡村水泥路1200公里。

六、国内贸易

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91亿元,增长12.30%,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农村市场消费进一步激活,成为我市消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13%,增幅比上年提高5.1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拉动全市消费增长5.15个百分点;餐饮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我市消费增长的稳定推动者,继上年增长15.65%又进一步提升至19.94%;批发零售贸易业加速向规模化发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51.99%,所占比重达9.4%,提高2.5个百分点。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0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成交额在5亿元以上有4家。总成交额达到85.08亿元,增长15.68%;零售额为18.1亿元,占全部零售总额的13.4%。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市进出口贸易遍及70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3705万美元,增长88.9%。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出口28950万美元,增长121.25%。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156家,比上年增加47家。全市有七个县(市、区)出口超过千万美元,其中章贡区、瑞金市分别达到7663万美元、7301万美元,两市区占全市出口的52%。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市出口的主体,占出口总量的66%。进口14755万美元,增长46.79%。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08个,批准外资额6.2亿美元,增长21.46%;实际利用外资5.39亿美元。利用外资三项指标均创我市历史最好水平;全市引进内资项目1055个,合同引资186.98亿元,实际进资176.11亿元,增长21.13%。引进的大项目比例不断增大,全市引进千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378个,占合同项目的35.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引进的内资项目中工业占69.6%。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公路运输条件加快改善。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671公里,新增120公里。市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7公里。乡镇通水泥路90%以上,有3395个行政村通公路,通公路行政村比重为97.70%,其中通水泥路率为38%。全年更新营运货车1852辆,拥有营运货车1.12万辆,更新营运客车305辆,拥有营运客车2359辆,客运出租车731辆。

运输市场全面发展。全年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18.29万吨,增长27.62%,旅客发送量261.05万人,增长14.62%;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94815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401572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39%和3.00%;水上运输客运量85.8万人,货运量610万吨,分别增长3.38%和9.24%;赣州机场有通广州、厦门、北京、深圳、上海、温州等航线,安全保障飞机起降110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69万人次,增长29.2%,平均客座率58.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4.76亿元,增长32.0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0亿元,增长20.64%;电信业务总量22.56亿元,增长33.25%。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07.96万户,比年初增加27.9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达110.49万户,新增10.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7.47万户,新增17.5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4部。通电话的行政村337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7.06%。因特网上网用户10.24万户。

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以召开“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为契机,新建客家文化城、宋城文化公园、龟角尾公园旅游景点,龙南客家围屋、文庙、慈云塔等一批历史悠久“古迹”重现经典,提升了赣州作为新兴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全年入境旅游、商务、探亲人数为4.49万人,增长114.83%。旅游外汇收入1336.39万美元,增长102.41%;国内旅游人数586.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64亿元。

九、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贷款质量继续好转。全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8.20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3.8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减少7.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3.4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0.65亿元,比年初增加60.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2.82亿元,比年初增加14.3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30.85亿元,减少0.35亿元,基本建设贷款59.65亿元,增加19.92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48.00亿元,增长34.52%。

保险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八家商业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增长11.8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3亿元,增长19.14%;人身险保费收入9.66亿元,增长10.5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01亿元,人身险各类给付支出0.62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全市5所普通高校招生17755人,比上年增长39.87%;在校学生53085人,增长47.82%;毕业生9682人,增长82.71%。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市25所职业学校招生14389人,增长14.53%;在校学生32244人,增长0.24%。基础教育稳步发展。483所普通中学招生196925人,下降3.68%;在校学生582121人,增长3.72%;毕业生183859人,增长13.32%。3080所小学招生153173人,下降4.39%;在校学生786870人,下降1.42%;毕业生136084人,下降17.42%。学龄儿童入学率97.51%,小学升学率99.54%,初中升学率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