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持续增长。据年快报统计,2005年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年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7.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2%。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小幅扩张。2005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调控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4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地方项目投资完成85.76亿元,增长6%,占97.4%,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国有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房地产投资有效控制。宏观调控成效显著,房地产开发规模得到有效遏制。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56亿元,比上年下降24.8%,增速比上年回落30.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5.33%,较上年下降5.27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比上年加快3.7个百分点,增速创1995年来新高。分地区看,城市市场增长步伐快于农村市场,全年城市的零售额达47.34亿元,增长20.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为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6%,低于城市市场增幅7.4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饮食业增幅最高,达44.05%,增幅比批发零售业高25.44个百分点。 消费拉动效应增强。住房、汽车、旅游、消费类电子通讯产品、教育和文化体育休闲等成为消费热潮,进而转化为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需求。消费增长成为经济上升的重要力量。在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中,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56.8%,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成为“三驾马车”中的主导力量。 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外贸出口总值为81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1%,总量改写历史记录。在出口产品中,陶瓷出口总值达21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5%,占全部出口总值的比重达26.7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形势喜人。2005年,全市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35个,比上年增长25.0%;合同利用外资金额73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34%;实际利用外资51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倍。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加速发展。2005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415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全年完成客运量964.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铁路客运量112.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7%;公路客运量845万人次,增长4.3%;民航客运量6.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倍。 邮电通信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37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9.6%。年末固定电话总用户达32.6万户,新增0.6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31.89万户,新增用户达0.72万户。同时新兴的信息业务有了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建设等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传统邮电业务有增有降,其中函件业务量下降22%,包件业务量增长1.5%,报刊发行量增长1.2%,长途电话业务量增长4.7%。 旅游产业日益壮大。全市坚持把创优与加强景区建设、强化宣传促销、规范行业管理和优化产业结构有机结合,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瑶里景区和浮梁古县衙景区创建国家4A景区工作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检查验收,瑶里镇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德宇生态园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景德镇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申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通过省旅游局初检,洪岩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取得新的进展。景区功能建设日益得到完善。旅游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全市旅游总收入达2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外汇收入1576万美元,增长30.8%。接待国内旅游者580.8万人次,增长15.9%;接待入境旅游者4.8万人次,增长19.5%。根据测算,2005年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9%,旅游业正成为景德镇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8.44亿元,同比增长9%,财政支出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基建支出1.34亿元,增长42.4%,支农支出1.18亿元,增长20.5%,教育事业费支出3.18亿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49亿元,分别增长18.6%和49.6%。 金融存贷良性扩张。2005年,2005年在继续全面落实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按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和指导思想,关注市场需求,找准信贷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对符合市场准入和产业政策的项目、产业积极予以有力支持,努力发挥好金融业能动助推作用,至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居民储蓄存款达12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各项贷款余额达122.1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8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保险业务有序开展。2005年全市保费收入32411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5467万元,比上年增长7.5%,财产险保费收入69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赔款支出4682万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寿险赔付1278万元,比上年下降18.9%,财产险赔付3404万元,比上年下降3.6%。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加快发展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了小学升初中招生制度改革。主要学科竞赛团体总分和高考上线率均名列全省前茅。组建景德镇学院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达28.09万人,比上年增长2.41%。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达10.71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91万人,增长32.6%。2005年普通中学专任教师达6417人,比上年增长2.85%,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1114人,所占比重为17.36%;小学专任教师7274人,比上年下降1.72%,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2985人,所占比重为41.04%。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2005年,一批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计划(国家科技项目18个,省级科技项目20个)。省部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江西省农产品生物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我市。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全市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投入达198万元,全市组织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省级高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等各级各类科技项目75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