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产险保费收入28.3亿元,寿险保费收入76.7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5.2亿元,意外伤害险收入3.9亿元。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40.1亿元,增长90.2%。其中,产险赔款 14.2亿元,寿险给付22.3亿元,健康险赔款和给付2.3亿元,意外险赔款1.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平稳发展。全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13688人,比上年增长12.7%。普通高校在校生 78.2万人,增长1.45%。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85.4万人、169.8万人和417.6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0万人。拥有幼儿园 6245所,在园幼儿88.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的比例为79.2%,提高1.8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7.0%,提高1.5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提高0.2个百分点。各类民办学校611所,在校学生 74.7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20所。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7.3亿元,增长25.1%,占生产总值的0.8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3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有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548件,增长11.9%;授权专利2069件,增长34.7%。全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10.0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4.4亿元,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3.1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8.4亿元,占GDP的6.6%。工业新产品产值 265.1亿元,增长30.5% 综合技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共有910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其中国家检测中心5个,有31个实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共获2933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其中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524张;共有376家企业获得1224张3C证书;共获198张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8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6万台件。开展定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4989批次;截止2007年底,共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263张,增长13.6%。年末拥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7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0个。全年测绘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5463张,大地成果23861点,航摄成果22631片。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9个,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馆90个。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9%;电视台12座,有线电视用户366.7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6.4%。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杂志、报纸3550种;共出版各类杂志5910万册、图书17555万册、报纸66783万份,其中杂志和报纸数量分别增加287万册和4520万份。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475个(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院),其中医院、卫生院202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7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03 个。卫生技术人员12.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万人,注册护士4.3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5万张。乡镇卫生院1531个,床位 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8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共有全民健身中心4个,青少年俱乐部81个,晨晚炼健身活动点4000多个。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周在全省各市、县、区全面展开,全年健身活动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省里布局的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215 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37个,老区和贫困地区“雪炭工程”设施建设项目9个。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71枚金牌、25枚银牌和39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稳中略升。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368.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28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4.7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8.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0.34万人,出生率为13.86‰;死亡人口26.08万人,死亡率为5.99‰;自然增长率为7.87‰,比上年上升0.08个千分点。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2079.1万元,共有34651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比上年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222元,增长17.5%。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400元,增长18.0%。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7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78平方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34平方米和0.87平方米。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3万人,其中“4050”人员5.4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9亿元,增长88.5%,直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3.8万人,带动就业人数11.0万人。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7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56.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18.5万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和企业单位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为1006元。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7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18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9亿元,月人均补差提高7.3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0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81.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80个县(市、区),参合农民2493.3万人,参合率87.5%,统筹基金使用率92.7%。向城市居民发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 6800万元。在全国率先为570万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并从秋季起免费提供教科书;为33.4万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建立“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制度,资助学生7.3万名;向38.3万中职在校学生提供生活困难补助;建立“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补助金”制度,资助学生1.56万名。全省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4.7万平方米,可解决2.9万户中低收入家庭居住困难;3.3万户困难群众享受到廉租住房保障。完成5万名库区、深山区群众移民搬迁扶贫。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22个,提供床位21.6万张,收养人数21.5万人。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3亿元,接收社会捐赠款300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