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明市统计局 2000年3月18日 199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抓住机遇,拼搏进取,克服各种困难,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24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03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95.65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76.91亿元,增长10.5%。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9.5%、38.8%、31.7%调整为28.6%、39.6%、31.8%。 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5%。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12.4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3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8.76万人,比上年减少1.42万人,下降7%;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2.97万人,比上年减少0.47万人,下降13.8%;其它所有制单位从业人员4.95万人,比上年减少0.21万人,下降4%;农村社会劳动力82.01万人,比上年增加1.04万人,增长1.3%;城镇个体及私营单位从业人员7.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5万人。 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市共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110家,全市累计下岗职工1.55万人,分流出中心1万人;实现再就业0.95万人,再就业率61.07%。全市共筹集再就业资金5881.7万元,使用5669.74万元。劳动部门统计的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供求变化;科技创新能力较低;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社会投资意愿还不高;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形势仍较严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企业亏损问题突出;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压力加大;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少数地方的群众生活仍较困难。 二、农业 1999年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结构有所调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2.64万亩,比上年减少0.84万亩,下降0.3%,总产量达144.10万吨,比上年增加2.64万吨,增长1.9%。 多种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全市水果产量达50.27万吨,比上年增长16.7%;花生产量1.7万吨,增长13.5%;茶叶产量1.22万吨,增长2.5%;莲籽产量0.13万吨,下降16.6%;食用菌产量4.91万吨,增长13%;烟叶产量4.17万吨,增长24%。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全面发展。猪牛羊肉产量达到8.17万吨,增长5.1%;禽蛋产量达到2.76万吨,增长16.6%;水产品产量达到6.8万吨,增长7%。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林业部门全面推行林业改革,加快后续资源培育。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08万亩,义务植树627.42万株;全年完成新造幼林抚育62.51万亩;中幼林抚育78.86万亩;竹林垦复37.34万亩;本年新封山育林26.07万亩。 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达182.4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40.8万亩;机电排灌面积5.5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1999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82%,国有内贸企业改制面达60.43%,乡办集体企业改制面85%。纺织行业压锭3万锭,提前一年半完成压锭目标。 工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国有企业完成27.82亿元,增长8.9%;集体企业完成8.21亿元,增长14.6%;股份制企业完成13.24亿元,增长1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2.98亿元,增长6.0%;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0.6亿元,下降5.2%;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13.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1.92亿元,增长11.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钢产量115.8万吨,增长6.8%;成品钢材产量146.7万吨,增长26.5%;生铁产量100.3万吨,增长0.9%;农药0.94万吨,增长16.6%;人造板产量23.3万立方米,下降6.6%;发电量65.1亿千瓦时,增长9.4%;水泥624.2万吨,增长9.2%;化肥26.5万吨,下降12.4%;布产量1.17亿米,增长13.4%。 工业生产产销平衡。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33%,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全年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86.8%;亏损企业亏损额3.06亿元,比上年减亏22.9%。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4.62%,比上年上升10.96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施工房屋面积18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6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0.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4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我市扎实开展“项目年”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抓项目促发展的良好氛围,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增加、质量提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在基建更改、房地产和其他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22.41亿元,增长20.8%;集体经济投资1.09亿元,增长27.8%;城镇居民个人投资5.1亿元,增长59.2%。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16.85亿元,增长13.6%,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16.04亿元,增长50.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3.85亿元,增长47.9%。全市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新开工项目447个,比上年增加34个。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继续发展,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1.27亿元,比上年增长92.9%;电力工业完成投资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制造业完成投资13.3亿元,比上年增长率75.6%。 房地产投资结构得到调整,商品房建设投资有所加快。全年商品房建设投资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4.5%,竣工面积24.57万平方米,增长28.2%。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市级30个重点续建项目已有22个建成投产或部分建成投产;26个争取新开工项目已有24个开工建设;65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已有18个开工建设或进入施工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