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08 厦门市统计局

【就 业】

全市24个街道和13个镇已全部成立劳动保障事务所,285个行政村(含农场)共配备285名劳动保障协理员。据劳动部门统计,2008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0.97万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97万人。到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4%。

【社会保障】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15.80万人、122.50万人、100.98 万人、95.52万人和92.94万人。全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共征收71.38亿元,增长28.94%;基金支出41.74亿元,增长37.47%。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35.06亿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登记人数达74.6万人,其中农村居民参保45.52万人(不含农村未成年人),加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全市各项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97.1万人。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人数超过61万人,参保率居全国前列。8.62万名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9.11%,社区管理率达到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人数13.71万人,转保3846人。

至年末,全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及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服务管理的医疗机构181家、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264家,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24家、工伤保险辅助医疗器具配置协议医疗机构5家、工伤保险协议康复机构1家。

【社会福利与救助】

全市共有社会救济总人数3.72万人,全年共计接收捐款、捐物及慈善捐赠等各类社会捐赠5202.9万元,有5.75万人次受益。城镇低保家庭9755户、22762人,农村低保家庭3880户、10831人,全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共计4799万元。年末,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0家,收养床位1895张,收养人数达1773人,其中有养老机构25家,社会福利院3家,儿童福利院2家。

【居   住】

全年完成住宅建设投资209.63亿元。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55平方米,其中三居室及以上的住房占49.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4.10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占80.1%。

全市正在规划建设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共20个,已开工建设18个,合计用地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至年底,全市共受理低收入家庭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16284户,其中社会保障性租赁房14192户,经济适用房2092户。首批社会保障性租赁房申请户已配租1144户,1133户已领取钥匙办理入住。首批经济适用房1056户申请户共有942户办理购房手续。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和治理】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优级率为33.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0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8.4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重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3.89%;重点工业企业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率100%;全市重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2%,医疗垃圾和化学危险废物处置率100%。SO2和COD排放总量分别为4.67万吨和4.70万吨,较上年削减11.95%和5.82%。有21个项目开展清洁生产审核,39个项目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城市绿化】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97平方公里,全市拥有公园46个,占地总面积达138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含暂住人口)为19.2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464公顷,覆盖率为38.40%。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成为最终获此殊荣的14个城市之一。

【公用事业】

快速公交系统(BRT)8月底建成通车,至年末共运载旅客1640万人次。县黄路(莲前路-环岛北路段)、环湖里大道(莲前路-湖里大道段)、环岛干道(莲前路-环岛北路)贯通,环东海域丙洲片区的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湖边水库综合整治完成了清淤、截污箱涵和护岸挡墙工程。全年全市自来水供水总量为2.90亿吨,其中:生产营运用水0.96亿吨,居民家庭用水1.17亿吨,公共服务用水0.41亿吨。全年全市用电总量125.12亿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71.42亿千瓦小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73亿千瓦小时。全年全市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达9.97万吨,其中:居民家庭用量1.57万吨,用气人口达209.1万人。

【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188起;死亡人数238人,减少19.6%;受伤人数675人,减少65.4%;直接经济损失923.8万元,下降55.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21起,造成195人死亡、67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6.33万元;火灾事故424起,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3.34万元;工伤事故38起,造成38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3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主要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万元GDP耗电、万元GDP耗水指标GDP按现价计算,耗水、耗电以全社会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