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人口、人民生活 2007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676万人,其中市区常住总人口273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630.30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185.92万人。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市人口出生率11.3‰,人口自然增长率5.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7年我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756元,比上年增长15.0%。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2元,比上年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5元,增长17.1%,实际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790元,增长22.9%,其中食品支出4670元,增长15.6%,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的比重)为39.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92元,增长23.0%,恩格尔系数为39.5%。随着消费结构的逐步转型,居住、旅游、教育、文化、信息等服务性消费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服务性的消费支出占27.6%。农民人均纯收入6286元,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居住条件逐步改善,经济适用房面积逐年增加。据抽样调查,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现有住房建筑面积26.1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6.09平方米。我市规范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标准及廉租住房制度,建成或基本建成社会保障房169万平方米,完成150万平方米社会保障房项目用地选址等前期工作,有效缓解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规模扩大。社会保障事业的覆盖面、受益面进一步拓展,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到区属以上各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与省、市属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自谋职业人员。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80.40万人,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企业离退休人员20.23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79.4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12万人。全市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2554个,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达67.58万人。全市共有农村低保户47345户,市区低保户10652户。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延伸拓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87%。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低保标准、优抚对象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 园林绿化、环境保护 绿化、美化建设取得成效,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观。市区南二环路、北二环路、西二环路、华林路、铜盘路、湖滨支路、乌山支路、国宾大道等道路沿线大规模景观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沿线住宅完成改造,部分路段旧貌换新颜;启动澳门路、镇海楼周边的景观整治工作,提升了城市景观效果。全市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491.2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2平方米;拥有公园38座,总面积1410.42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5438.5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651.95公顷,绿化覆盖率35.6%。 城市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污染治理能力继续提高,工业企业基本做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祥坂污水处理厂扩容2.5万吨/日建成投用,红庙岭垃圾填埋二期工程动工建设。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5631万吨,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率达96.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5.8%。市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环境噪声56.4分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8.4%,城市污水处理率63.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1200.83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0%。 注:1.文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农业、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人均生产总值用常住人口数测算。 |